中学课本中爱情面面观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中学课本中爱情面面观<br>
<br>
江苏省海安县大公中学(226623) 唐步荣 <br>
<br>
爱情,对中学生来说是一个神秘而讳深的话题,如何使学生认识爱情,从理性上懂得爱情及爱情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走出爱情的误区,已成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法国著名作家莫里哀曾说过:“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她教会我们如何做人。”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爱情描写的内容描绘一幅幅爱情面面观,对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必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能使之能迅速健康地成长起来。现对中学课本中爱情面面观加以阐析,以提高学生的认识、理解、鉴别爱情的能力。 <br>
<br>
一、礼教的殉葬 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塑造了一个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妇女形象—祥林嫂,祥林嫂在鲁镇一露面就是“头上扎着白头绳”,这表明了她的寡妇身份,表明她是死去的祥林的妻子。这不仅是社会对她身份的认定,也是她的自我认可,于是祥林嫂一生都注定在这个名份下生活,不得越雷池一步。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实际上也是一种为保存名份的出逃,她要用身体的劳累换得精神上的片刻安宁。但是恐惧并未消失,当一向安分守己已经“坐稳了奴隶”的祥林嫂看见很像夫家的堂伯时,“忽而失了色”,后被婆婆抢来卖给了贺家坳的贺老六,再嫁无疑摧毁了她生为祥林的人,死为祥林的鬼,“好女不嫁二夫”的信念,及她心目中对婚姻追求的“完美”,于是她为了向世人表白自己的清白与无辜,显示自己对心中爱情的坚贞,“一路只是嚎骂……喉咙已经全哑了。”当被别人按住拜天地时,她不惜以生命相抗争,誓死捍卫她是祥林的妻这一“名誉”,可是她“想当奴隶却不得”,最终还是在暴力下嫁给了贺老六。好景不长,夫死儿亡,祥林嫂只好带着再嫁再寡的身份再次来到鲁镇,鲁镇上的人依旧叫她“祥林嫂”,但声调变得阴阳怪气,表现世人对她再嫁身份的否定和非难。更可怕的是当听柳妈说再嫁的女人到了阴间会遭到“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的处罚时,祥林嫂“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种恐惧不仅来自人间,还来自地狱,不仅今生今世要受世人的指斥,就是来生来世也不免于锯成两截。阳间的指手划脚终究可以忍声吞气,阴间的恐惧也能捐个门槛赎罪。而当祥林嫂“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地捐了门槛回来时,四嫂一声“你放着罢”,无异于阴间阳间合一的法庭对祥林嫂的最后判决,这宣判是对她最重的也是最后的打击,将她永远置于死地,使她生存的精神恐惧最终走向终极,也就是说,“罪不可赦”的祥林嫂只有“死才能摆脱再嫁的孽债才能恢复鲁镇所固有的秩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