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4 12:55: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学习目的:
1、速读课文,读准“翘”“衰”“落”“观”“差”等多音字。
2、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
3、学习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4、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及对说明事物的作用。
5、体味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6、丰富学生的物候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设想 :
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科普文,属事理说明文。阅读本文,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把一门复杂的学科介绍清楚的。为了体现其生动性、条理性,我们在教学中,可通过朗读及优美的大自然画面,让学生感受说明语言的形象、生动;也可展示层次清晰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说明的条理性;同时创设情景,启发学生自我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读一读,写一写”,弄清词语的读音及意义。
师生共同采集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并记在日记本上。

☆教学设计:
一、农谚交流,激趣引读。
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它们的语言,俗话说“蚂蚁垒窝要落雨”,意思是蚂蚁开始垒窝天就快下雨了。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下面我们来交流采集的农谚,并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教师引读:同学们,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着紧密的关系,大自然仿佛会说话似的会告诉我们许多气候的信息,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生产。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物候现象呢?它又是怎样一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共同来探讨自然的奥秘。(板书课题)
作者简介: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二、诵读积累,宏观把握。
1、诵读积累:
学生速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初步感知物候知识。
重点掌握下列字词:萌生/翩然/孕育/销声匿迹/风雪载途/草长莺飞/次第/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衰草连天
2、宏观把握:
①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②标好段序,根据课后练习题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理清文章结构。
对话交流:
第一部分(1—3):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③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