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980字。
第一课时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基本概念。
2、在调查中,学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让学生调查“全班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这一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去体会和理解什么是普查、总体、个体这些概念;然后再通过讨论问题“你愿意采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一批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吗?”进而得到抽样调查、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并通过讨论比较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使学生初步了解有这样两种不同的调查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泉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良好道德情操及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1%人口的抽样调查。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普查,什么是抽样调查吗?在现实生活和过去的学习活动中,同学们经历过哪些调查活动?又分别采取了怎样的调查方式?为了使调查结果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调查对象的总体状况,在调查活动中应注意些什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提出问题,引发探究
同学们,放学回家后你们会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吗?你们认为家务活都包括哪些?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呢?现在老师想知道你们每一位同学每周在家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还想了解某一位同学干家务活的时间在班一处在什么位置,请同学们议一议,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该开展哪些调查工作?
导入知识,解释疑难
1、教材内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