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6 6:5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微型教案
                                                湖北    李道生本文为李道生原创作品,单位: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高中。单位电话:0718-8313775,本人电话:0718-8314225  13135850632
E-mail:ldsh7010@126.com    lidaosheng70@163.com

[定位]
本文是篇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它根据诗歌的特点,详细阐述了“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的观点。可抓住题目“重新创造”为突破口,从诗歌特点切入,探究诗歌欣赏的方法,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全面理解其精神实质,实践重在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达到悟解作品的全新境界。
本单元四课都是文艺学论文,艰深重要,应联系学生实际,调动他们的阅读经验和知识积累把握文章精髓,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突破口]
1、标题:重新创造(再创造)。
2、课文说明:诗歌欣赏要寻言外之意、加工语言、是创造活动。
[切入]
1、走近《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诗歌欣赏的准备》《〈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序》(高中第五册《语文读本》P77和P83),理解“中国诗重总体品鉴,靠直观印象顿悟,意味靠读者体会,既要析语言,又要抓意象,更要研究意境和风格”及“欣赏诗歌的准备:一是读懂字面义和典故,突破语言关,二是了解作者及创作时代、社会背景”,从而为把握本文精神实质作准备。
2、阅读一些诗歌(包括古诗、现代诗)归纳诗歌有哪些特点?初读课文,看本文列举诗有哪些特点?
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的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是:(1)凝炼性——浓缩,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用典故(文中); (2)跳跃性——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的;(3)节奏性、韵律性、音乐性。
[探究]
1、阅读探讨1—5自然段,回答:为什么说阅读诗歌是“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读者是文学活动相当重要的基本因素。任何作品只有经过读者进行阅读鉴赏活动,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谚语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之说,读者阅读,既是从作品中了解作者思想,作品描写的人情世态活动,同时也是读者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使作品内涵在头脑中具体化的活动,这实际上是读者再创造的问题。
(1)读1—5自然段,找出关键句和关键词
关键句: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返回到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
欣赏活动可以认为是对于诗人想象活动的再经历和再体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