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9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440字。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陆地水体类型、水圈的构成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阐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读图法与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学会用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以及其地理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讨论法,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学以致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陆地水体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水资源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
2、通过对水循环的相关学习,认识自然界水循环的动力平衡。培养全面的思维方式,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过程及其主要环节,及其水循环的意义;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以及缓解水资源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教学难点: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法、读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板书笔记法
教学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资料、图片、指示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问导入] 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知道水有“生命之源”之称,同时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水不仅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正是有了水,地球才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正所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黄河水奔流到东海真的就一去不复返了吗?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够明白是不是这样了。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请同学们预习课本54页,找出水圈的概念以及水圈的构成。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一)、水圈的概念(板书)
【新课学习】
[讲解] 什么是水圈呢?水圈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具有稳定性。
[提问] 大家刚刚看过书,那么大家知道地球上的水体都包括哪些呢?(学生回答: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对,大家说的都很好。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接下来呢,请大家看到图3.1 水圈的构成。从图中我们首先可以看出海洋水占96.53%,湖泊咸水和地下水0.94%,淡水占2.53%其中淡水又包括冰川、地下水、其他淡水。可以看出地球的淡水资源是非常少的,大家要知道全球的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但是冰川的开采难度大,其使用率还很低。而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淡水等。而正是这各种水体,供应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
水圈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