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学设计1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5/2 16:19: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60个字。

  安塞腰鼓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学习运用排比的修辞产生营造激越气氛的效果。
  (2) 体会文章的外在语言形式与内在的表达内容的高度的统一
  (3) 理解安塞腰鼓所表现的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4)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力和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听录音,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学习
  (2) 让学生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3) 体会文章的形式与内在美,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生命磅礴的力量;培养学生健康的艺术审美情趣。
  (2) 激发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疾猛的节奏和恢弘的气势。
  (3)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难点
  (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章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一) 课文导入
  师:在黄土高原古老的沟壑、纵横的土地上有一种充满着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安塞腰鼓(板书课题“安塞腰鼓”),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是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  
  (安塞腰鼓简介)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安塞腰鼓的音频,感受其雄浑壮阔、豪放热烈的艺术魅力(播放音频)。 
  师:感觉怎么样?请你用四字词语形容一下。 
  生1:很有气势 
  生2:气势磅礴  
  生3:震撼人心  
  生4:热烈奔放  
  生5:太带劲了(笑)  …… 
  师:安塞腰鼓如此震撼人心,那么我们来看看著名的陕北作家刘成章有没有把安塞腰鼓的这些特点在他的文章中描绘出来。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到123页,同时打开你们的优化设计到46页。我们先来熟悉一下生字和生词。请同学们对照课文将基础积累的1到3题做完,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
  2、 整体感知
  放录音,学生听,体验作品的感情,语调。(结合优化设计的课文探究部分)
  师: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遍朗诵带,大家听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文章1-4段的语速,5-27段的语速和28-30段的语速特点。
  师明确:文章1-4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安塞腰鼓表演前安静中积蓄力量的特点,而5-27段语速较快,语调激越、高昂,表现安塞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的特点。28-30段语速舒缓,语调轻柔,表现安塞腰鼓表演后场面的寂静的特点和若有所思的情绪。
  3、梳理结构
  师:从老师朗读的语速中我们也可以听出文章一共可以分为——
  三层。文章按“鼓响前(1-4)—腰鼓表演(5-27)—鼓声止(28-30)”(板书)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初步分析课文:
  (1)师:我们先来看一下课文的鼓声响前和鼓声止的描写场面,看看为了表现安塞腰鼓的激越,开头和结尾都写了怎样的场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学生读出来,然后分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