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9 9:53:0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6、《雪》鲁迅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作者深远的思想情怀。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的寓意。
3、领会作者在对南北不同雪景描绘中寄寓的精神追求。从而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景物描写的特点。 2.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下雪吗?见过雪后的景象吗?由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然后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雪景,或者朗诵一段(节)描写雪景的诗文,同时谈谈对雪的感受。面对这银白的世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雪》,去感悟鲁迅笔下的雪景。
二、介绍背景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三、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qing) 忙碌(lu) 脂粉奁(Iian) 灼灼(zhuo) 嘻笑(xi) 褪尽(tui) 朔方(shuo) 凛冽(linlie)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消释:消溶。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谈体会。
2、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
 第二部分(4~6段),描写朔方的雪,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五、探究第一部分
1、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思考如何划分两个层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