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体、面向未来、面向人的教育
王立青
本文思考的主要线索:
第一、每一个社会的进步都需要教育改变它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天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可以令到世界得以可持续发展;但与此同时,每个个体又有自身的发展需求。这自身需要与社会的需要之间常常是互相矛盾的。那么,教育应该怎么办?
第二、关注中西方教育史发展的链条,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即西方各种教育思想家的研究,常常都只关注到解决上述一个方面,而忽视解决另一个方面。
第三、我们今天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探讨
第四、中学教育是群体的教育,它培养的人将是进入未来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发展每个人的能力,令每个人都能自由和谐地生存于未来不断发展的社会中。
第五、由上述大的问题思考进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探索中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法,力图寻求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学。(该文章单独写作一文)
正文:
教育面向何人,是教育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教育要把学生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每个教育家必须回答的问题。
我认为教育面向的应该是全体;教育要把学生造就成为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教育还要让人能够按照其本心自然健康地发展。
放眼看中西方教育思想发展轨迹
在教育发展的进程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教育家,提出了各具特点的教育主张,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并成为在某个历史时期影响较大的教育思潮。
综观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的特征:就是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任何一种教育思想都是与某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例如19世纪90年代在英国产生的“新教育”思想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的“进步教育”思潮,既是与19世纪初欧美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变革联系在一起的,反应了时代的要求,又是当时欧美国家中一场广泛的社会改良运动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