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专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初三化学专练
初三化学:动能、势、机械能专练.doc
初三化学: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专练.doc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doc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五分钟专练.doc
初三化学: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doc
初三化学:动能、势、机械能
1. 一个物体如果具有了对别的物体 的本领,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或者说具有 。
2. 一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那么这个物体对别的物体做功本领就 。
3.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和物体运动的 都有关系,物体的 越大, 越快,这个物体的动能就越 。
4. 物体由于被 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的 越大,被举起得越 ,那么这个物体的重力势能越 。
5. 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请你作做出猜想: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6. 如下图12.1.1,让小车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1)小车运动到水平表面时,___中的小车速度大;
(2)___图中的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长;
(3)___图中的小车对木块做的功多,它具有的动能____。
图12.1.1 图12.1.2
初三化学: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 物体由于_____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___;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______。
2. 投向空中的篮球具有____能和_____能,落下时,它的___能减小。从落地到被弹离地面时它具有_____能。
3. 如图12.2.1所示,使单摆偏离原来静止位置到A1。当摆球从A1向下摆动时,它的速度越来越快,动能逐渐_____,势能逐渐_____;当摆球到最低点O1时,它的动能最___、势能最___。在此过程中,摆球的势能逐渐转变成___能。此后,摆球又向B1的位置运动,随着摆球的上升,它的速度越来越___,动能逐渐转变成__能;当摆球到最高处B1点时,它的动能为___,势能最____。小球摆动起来后,它在O1处的机械能比在O2处的机械能___(选填“大”、“小”)。
4. 如图12.2.2所示,在用滚摆做探究“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活动时,把滚摆悬挂在框架上,用手捻动滚摆使悬线缠在轴上,滚摆升到最高点后,放开手,可以看到滚摆 着下降,越转越 ,到最低点时滚摆转而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 )班学号 姓名
一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
1 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
(1) P + O2 点燃P2O5 (2) C + O2 点燃CO
(3) Al + O2 点燃Al2O3 (4) Fe + O2 点燃Fe3O4
(5) Mg + O2 点燃MgO (6) H2O2 MnO2 H2O + O2↑
(7) H2O 通电H2↑+ O2↑(8) H2 + O2 点燃H2O
2 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
(1) CuSO4 + NaOH —Na2SO4 + Cu(OH)2
(2) Mg + HCl —MgCl2 + H2↑
(3) Fe2O3 + H2SO4 Fe2(SO4)3 + H2O
(4) Al + H2SO4 —Al2(SO4)3 + H2↑
(5) Fe(OH)3 + H2SO4 Fe2(SO4)3 + H2O
(6) Al2(SO4)3 + NaOH —Na2SO4 + Al(OH)3
3 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 KMnO4 —K2MnO4 + MnO2 + O2↑
(2) Al + CuSO4 —Al2(SO4)3 + Cu
(3) Zn + HCl —ZnCl2 + H2↑
(4) Al2O3 + H2SO4 A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五分钟专练(3)
1.“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
A.微粒不断运动B.微粒之间有间隔C.微粒很小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D.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
3.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
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
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
4.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微粒可分的是()
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固体析出B.干冰升华形成二氧化碳气体
C.水通电可以收集到氧气和氢气D.水蒸气冷凝为水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高锰酸钾固体B.液态空气C.蒸馏水D.二氧化碳
6.在原子转变为离子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C.中子总数D.电子总数
7.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原子与镁原子的质量之比为()
A.12:1 B.2:12 C.2:1 D.1:2
8.能证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实验事实是()
A.铁矿石研磨成粉末B.水加热到沸腾变成气体
C.能在公园中闻到花香D.加热氧化汞有水银生成
9.将点燃的硫伸入到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同时盖严瓶盖,假如氧气和硫刚好完全反应,则集气瓶里所得的气体物质是()
A.由原子构成B.由离子构成C.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由同种分子构成
10.下列物质由一个分子构成的是()
A.糖水B.食盐水(氯化钠溶液)C.海水D.蒸馏水
11.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
初三化学: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1.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两种。冬天我们感觉手冷时,我们可以将两手相互搓一搓,也可以用热水袋焐一焐。前者是用____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加的,在用后种方法增加手的内能时,能量发生了______。
2. 上课时,老师从室外带进教室一根烫手的钢锯条。对这根锯条烫手的原因,同学们猜测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刚刚在火炉上烧过――用____的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另一种情况则是刚刚用它锯过木头――用_____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加。在老师不说明锯条烫手的原因的情况下,我们____(选填“能”或“不能”)肯定是通过哪种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的。这表明: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时,___和___两种方法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即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___的。
3. 如图12.7.1所示,下列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4. 把一定量的热水倒入适量的冷水中,冷水吸收了5000J的热量,那么( )
A. 热水的内能一定减少了5000J B. 热水一定放出了5000J的热量
C. 冷水的热量增加了5000J D. 热水的内能至少减少了5000J
5. 一个物体的内能是指 ()
A. 单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B. 少数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C. 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D. 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