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谐振动》说课稿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70字。
简谐振动说课稿
一、说教材和学生
1、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只是了解匀速直线运动,这是一种没有加速度的运动;在高中物理1模块中,学生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这是具有恒定加速度的运动,而且加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在物理2模块中,学生学习了抛体运动,这也是具有加速度的运动,但是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还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这是一种具有变化加速度的运动,但加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是方向变化。
2、教材分析:
而本章所学习的机械运动,是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的。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质点的运动是根据质点运动的轨迹、速度、加速度的特点来划分的,所以教材用运动学的概念来引入和定义简谐运动:“如果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像是一条正弦曲线这样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沿着这条思路,教材形成了以下内容线索:
什么是弹簧振子?¬¬——弹簧振子是怎样运动的?——弹簧振子的x-t图像是怎样的?——弹簧振子的x-t图像是不是正弦曲线?——定义:如果振动物体的x-t图像是正弦曲线,这种运动就是简谐运动。——简谐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有什么关系等。这样的线索逻辑上自然和谐,采用了多种合理的教学方式,很有层次。于是也形成了以下逻辑线索:
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最有规律性的机械振动。首先通过学生身边和生活中实际的例子引出振动的概念;而后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路,从运动学的角度认识弹簧振子,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弹簧振子的图像;再通过数据分析揭示出弹簧振子的x-t图像是正弦曲线,然后从其运动学特征给出了简谐运动的定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简谐运动是一种较前面所学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更复杂的机械运动;最后回归生活和应用举例,使学生知道机械振动是一种普遍的运动形式。
3、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簧振子,理解振动的平衡位置和位移。
2、知道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知道简谐运动及其图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简谐运动图像的绘制,认识简谐运动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简谐运动图像的绘制,培养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从图像中了解简谐运动的规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审美能力(逐步认识客观存在的简洁美、对称美等)。
4、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