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2470字。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与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在答题卷上作答(作文写在作文纸上)。全卷满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语言基础(12分)
A、寂寥 撕杀 食不裹腹 融会贯通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缥缈剽窃 瞋视缜密 歼灭忏悔 引吭高歌伉俪情深
B、复辟裨益 真谛次第 畏葸国玺 追根溯源素昧平生
C、肄业轶事 粗犷旷达 胆怯高榷 谙 熟万马齐喑
D、跻身侪辈 急躁泥淖 渐染信笺 呼天抢地强人所难
2、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B、仓皇 罪孽 委曲求全 残羹冷炙
C、国粹 暮霭 舞榭歌台 一筹莫展
D、揖拿 暇想 霄衣旰食 明火执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退休之后住在一小城,虽无豪华居处,但有容膝之安,因此感到满足。
B、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C、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D、今天是一个快乐的日子, 我们高朋满座,为你庆祝生日,你一定很开心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称为“超级癌症”的艾滋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致人过早殒命夭折,而且高额的医疗费用,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延缓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B、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今天,任何脱离国际化市场需要去谈志愿、兴趣,无疑都是不恰当的。
C、在阅读中国古典作品的时候,裳能感受到不少古代文人对生活的洒脱和旷达,苏东坡曾把这种劲头称为“老夫聊发少年狂”。
D、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急,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好结果。
二、说明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
巴蜀文明的历史特征
开放性
早在巴蜀文明的初生时期,它就是一个善于容纳和集结的开放性体系。三星堆文化一、二期出土的铜牌饰与二里头夏文化相同,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玉琮、牙璋与东方的良渚文化相似都表明了巴蜀文明的开放交流。这一地区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传输的集散中心,三星堆遗址的海贝、金杖,表明与中亚、西亚海洋文明有联系;新都画像砖上的翼形兽、雅安高颐阙前有翼的石狮形象,明显受安息艺术的影响;欧洲的罗柯柯艺术,同巴蜀唐宋时期的瓷器艺术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类文化交流例证可谓数不胜数。正如四川的地形一样,崇山峻岭屏蔽盆地,使之易于成为相对独立、自具特色的文化区域;同时,盆地又犹如聚宝盆,使巴蜀文化易于成为南北文化特征交汇和集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
巴蜀虽为盆地,虽为“内陆大省”,但它有很早就发达的“货贿山积”的工商业城市和充满向外扩张活力的水文化,努力冲破盆地的束缚,尝试突破传统、变异自我、超越自我。正是这种静态的农业社会的小农生活方式与动态的工商社会的古典城市生活方式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巴蜀文化既善于交流和开放,又善于长期保持稳定和安定的多彩画面。
整体性
从数千年的历史进程看,巴蜀文化始源独立发展的时期相对甚短,而其与汉文化融合融汇的时期则较长,表明巴蜀人历代对于母体文化体系有最广泛的文化认同。在巴蜀文化体系下,巴文化和蜀文化本是两支各具个性特色的文化。古语说:“巴人出将,蜀人出相。”四川所出四大元帅,三个是巴人。而四川的著名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