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教案9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190字。
课题 7.4分式方程(2)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会列分式方程解简单应用题
2、会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列分式方程解简单应用题
难点:对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
自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看一看
认真阅读教材p168~169页,弄清楚以下知识:
1、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关键在于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 公式变形的本质是什么?
做一做:
1、完成课内练习部分(写在预习本上)
2.在匀速行程问题中,路程s,速度v,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甲,乙二人同时从张庄出发,步行15千米到李庄,甲比乙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乙早到半小时,二人每小时各走几千米?
想一想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
1. 如果分数 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同一个数后,分数的值变为它的倒数,那么加上的这个数是多少?
解 :设这个数为x,则可列方程 ,
2. 某车间加工1200个零件,原来每天可加工x个,则
需________天可加工完成;如果采用新工艺,工效是
原来的1.5倍,这样每天可以加工_____个,同样多的零件只要用______天可加工完成;如果比原来快了10天完成,则可列方程: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应用探究新课标第一网
1.工厂生产一种电子配件,每只的成本为2元,毛利率为25%,后来该工厂通过改进工艺,降低了成本,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毛利率增加了15%,问这种配件每只的成本降低了多少元?(精确到0.01元)。
本题等量关系是什么?
2.照相机成像应用了一个重要原理,即 (V≠f),其中f表示照相机镜头的焦距,u表示物体到镜头的距离,v表示明胶片(像)到镜头的距离,如果一架照相机f已固定,那么就要依靠调整U、V来使成像清晰,问在f、v已知的情况下,怎样确定物体到镜头的距离u?
公式变形:把要求表示的字母看成未知数,其它字母看成已知数,按解方程的思想来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