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角与补角》课堂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700字。
《余角与补角》课堂教学实录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互余、互补、对顶角的定义及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有数学,激发学生兴趣。
2、重,难点:
(1)重点:互余、互补及对顶角的概念。
(2)理解余角、补角及对顶角的性质。
二、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
学生:看图片,打台球
教师:同学们都打过台球吗?那么你想过没有怎样打才能使球准确进洞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知道。本节我们要学习2.1余角与补角
教师:出示本节的学习目标
1理解余角、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
2知道余角、补角及对顶角的性质;
3利用概念和性质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生:阅读学习目标,并针对目标完成下面的自学内容。
(二)学习过程
自学任务(一)
1、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自学要求
阅读教材P59—60议一议之前,完成:
(1)互余、互补的概念是什么?理解概念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余角、补角的性质是什么?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结论的?试说明理由。
(3)你还有什么疑问,请记下来。
学生:阅读教材,按要求自主完成自学。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疑问。
2、解决问题
教师:检验学生的自学成果。
学生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教师:强调两角和为直角,并出示问题
(1)∠1=25°,∠2=75°,那么∠1与∠2互余吗?
(2)∠1+∠2+∠3=90°,那么∠1、∠2、∠3互为余角吗?
(3)如下图,∠AOC与∠BOD互为余角吗?
学生1:∠1与∠2不互余,因为它们的和不是直角。
学生2:不互余,因为互余的角必须是两个角,而这里是三个角。
学生3、互余,因为它们的和是直角。
教师:看(3)题,条件不变,改变∠AOC与∠BOD的位置,它们还互余吗?
学生1:不互余。
学生2:互余,因为它们的和仍为直角。
教师:很好,根据概念判断它们是互余的。互补的概念是什么?
学生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教师:强调两角和为平角,并出示问题
(1)互补的两个角能相等吗?
(2)∠1=40°,∠2=60°,∠3=80°,这三个角互补吗?
(3)如图,∠1=30°,∠2=150°,那么这两个角互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