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的力量》课堂实录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民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8/20 11:11: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840字。

  《蒸汽的力量》课堂实录
  课程名称:高一历史
  授课教师:某女教师,姓名不详
  授课地点: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邃远楼阶梯教室(1)
  说一下对这个阶梯教室的看法:这个教室存在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投影幕安放在黑板的中央(见下附图),教师若站在讲台中央,便会挡住投影幕上的内容;另外,教师可利用的黑板上的书写空间极为狭小,限制了教师的即兴板书。当然,这客观上促成了教师近距离接近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交流。这种情况下,有一个PPT翻页器也是很不错的哦~O(∩_∩)O~
  听课时间:2010年5月20日星期四上午第2节
  章节、课题:(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三蒸汽的力量
  先说下对这个班级学生的印象:也许是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真的提高了,高一的学生看起来和大一的区别真的不大,男生更是这样,人高马大的,壮实。孩子们很朝气,很活泼,上课之前的活跃,让我猜到接下来的课堂不会很沉闷的。
  课堂教学纪实:
  一、新课导入
  教师投影展示上海世博会的相关图片(海宝、中国馆)以及有代表性的国家馆的图片,引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用“城市”引出城市化的话题,使学生说出1856年第一届世博会的举办地——英国。向学生提问:为何英国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学生答:因为英国率先开展并完成了工业革命。(学生有预习和完成学案的基础。)
  我说两句:上海世博会早已经由“新闻”变成“旧闻”了,相信每科老师都会提,再以此导入,只能说是一般而已,谈不上有新意。此外,个人感觉老师这样的导入方式太过复杂,完全可以跳过“城市化”的一步,直接由上海世博会引出第一届世博会,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英国即可。
  二、新课讲解
  展示课题“三蒸汽的力量”,然后以“课标”为标题展示本课的三部分教学内容。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2)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3)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课前教师已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针对一个部分的内容进行预习,减轻了学生的预习负担。接下来的授课,将先请学生汇报预习成果,然后教师开展讲解。
  我说两句:开始新课前明确本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有了目标的引领。分组预习,是一个不错的思路。学生先讲,老师再讲,形式上增强了互动,值得借鉴。
  (一)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一开始的学生“汇报”并不是很顺利,教师用“平时成绩加分”来激励学生,效果似乎不是很明显。发言的一位男生只是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于是教师转变策略,请学生回答问题。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切不可在某个细节上纠缠太久。
  1、展示工业革命的概念并进行分析:生产方式的转变:手工生产→机器生产;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手工工场→工厂。
  我说两句:这里的“转变”,可以理解为对于“革命”二字的理解,引导学生来理解“革命”的含义,也是对概念解读的另一种方式,似乎新颖些。
  2、提问:假如你是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准备创办自己的企业,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
  引导学生回答: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政治条件
  我说两句:为学生创设情境,将“工业革命的条件”这一难点化解,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进而让学生思考:以上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
  学生回答,教师分析,ppt配合展示相关图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