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二次函数模型》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310字。
课题 第2 章 二次函数
2.1 建立二次函数模型 共_1_课时
第_1_课时 课
型 新 授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分析,建立二次函数的模型.
2. 初步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并能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 进一步体验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二次函数数学模型和理解二次函数概念.
难点:建立二次函数数学模型.
学略 探究、讲解、练习
教 学 活 动 课前、课中反思
(一)创设情境
1.欣赏一组录像画面:篮球场上同学们传球投篮,田径场上同学们投掷铅球,同学们课余游戏抛硬币,石拱桥的桥拱……
2.观察:篮球投篮时,掷铅球时,抛硬币时……在空中运行的路线是一条什么样的路线?
(二)复习引入
我们已知道,可以建立数学模型一次函数y=kx+b(k≠0)来刻画直线,反比例函数y=k/x(k≠0)来刻画双曲线,那么像前面所看到的曲线,我们又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数学模型来刻画它们呢?
要刻画它,我们今天还需要学习一种新的函数关系———二次函数. (点出课题)
(三)探求新知
1.出示投影1,教科书P.21“动脑筋”中问题———植物园的面积随着砌法的不同怎样变化
(1)学生阅读审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设与围墙相邻的每一面墙的长都为x m,则与围墙相对的一面墙的长为(100 - 2x)m,于是矩形植物园的面积S=x(100-2x),即S=-2x2 +100x.
(2)学生合作讨论x 的取值范围.
由 x >0,
100 -2x >0, 得0<x<50.
(3)概括. 由上述(1)、(2)可得关系式S=-2x2+100x,0<x<50,有了这个关系式,我们对植物园的面积S 随着砌法的不同而变化的情况就了如指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