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3470字。
八年级物理教案
第一章 略
第2章运动的世界
一、考点知识:
1. 能用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2. 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及参照物概念;
3.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4.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5.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难点:
速度计算题
三、易错点:
参照物的选取及刻度尺读数里准确值和估读值的判读
四、本章注意事项:
参照物的选取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平均速度的定义及平均速率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例题
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例题1、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