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指导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27 20:0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记 叙 文 阅 读(上)
(山东 黄 新 黄桂贤)
知 识 指 津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散文、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
1、分类: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四类。
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要素的作用,有助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3、顺序:常用的有顺叙、倒叙、插叙。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阅读时,要善于抓住语言标志来判断。
  4、线索:一般有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5、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6、语言特色:或朴实或生动;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
7、表达方式:常见的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衣着)、语言、行动(行动)、心理、细节描写,还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阅读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或寓情于事,或寓情于景,或寓情于理。
8、小说基本知识:
(1)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2)情节的发展过程:(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线索包括明线、暗线。用这一常识阅读小说,有助于快捷地理清作品思路,掌握故事梗概,理解主人公形象,提高阅读效率。
(3)环境可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4)小说的分类: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及小小说。
(5)小说的人物是作者虚构的。
9、散文基本知识:
(1) 按表达方式的侧重点的不同可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2) 特点:形散而形不散。
(3)常见的艺术手法:想象、联想与象征。
散文阅读的特殊考点有;分析散文的线索及常用表现手法;分析散文所蕴含的哲理,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而分析散文的哲理首先要抓住文章的警语来分析;其次要从散文的形象入手。
考 点 分 析
记叙文阅读的五大考点是: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具体的考点有(文中引用的题例皆为2004年中考试题):
(一)基础性考查: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或为汉字注音。如河源卷14.根据拼音写汉字。  (1)xié(  )着         (2)zhòu(  )边   荆门卷11.给加点的字注音  深渊     剽悍     湮没     引吭高鸣   
②理解词语的准确含义。如长沙卷15.从全文看,题目“轻轻地抱住母亲”中的“轻轻”一词用得很形象,请分析“轻轻”一词的含义。
③掌握基本知识与手法。如河源卷13.本文段除了对韩麦尔先生进行语言、动作描写外、还有    、     、      。
④识别常用的修辞方法,分析其作用。如 益阳卷15.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你从文中摘录出两个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