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案
沙市四中 李国强
文本解读:《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李白的《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本诗时而奔放,时而深沉,豪壮的酒话背后是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狂放,再转愤激,最后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诗中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豪情万丈,千古流传,它是诗人自我价值的宣言,一反“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失望与消极。这种乐观自信的精神,慷慨激昂的气概,是李白面对失意坦然自若的思想基础,是引导他不断进取的一盏明灯,就连无数吟诵此诗的后来者也深深地体会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
目标要求:在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人情感的跌宕起伏,领略诗人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并要求能熟练地背诵全诗。
教学策略:这首诗中诗人两种不同情绪的碰撞,掀起巨大的情感波澜,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诗情如大河奔涌,纵横捭阖,具有非凡的气魄,较好地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让学生感受诗人跌宕的情感激流,领略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进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是课堂教学旨意所在,为了实现此目标,此课教学按“理解诗意”“品味诗情”“鉴赏诗风”“背诵诗歌”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理解是基础,主要通过诵读和看注释来理解诗意,并用译诗和学生理解相互印证。品味诗情是重点,主要抓住关键语句让学生联想品味来体验诗人情感的内在变化。鉴赏诗歌是难点,主要通过结合例句让学生从情感、语言、手法等角度写点赏析文字来进行突破,再由教师做个小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抓住诗歌的情感线索,根据提示逐步背诵,让这首诗真正成为语言仓库的一部分,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营造氛围,突破难点,增大容量。当这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逐步进入学生心灵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获得新的人生感悟和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教学目标。
这首诗,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学习,首先理解诗的大意,了解诗的内容,进而去品味诗人跌宕跳跃的情感,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