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教案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6 16:33:4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7800字。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大弯中学化学教研组胡艳丽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从介绍原子的诞生入手,在介绍能层、能级的概念后,直接给出构造原理并根据构造原理进行电子排布。本节内容抽象,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二学情分析:必修2中学生已经学过初步的原子结构知识,本节在此基础上拓展,注意由浅入深的引入,帮助学生会常见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 、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了解原子光谱、基态、激发态
  4、了解电子云、电子云轮廓图,原子轨道
  5、能用泡利原理、洪特规则书写核外电子排布图
  四教学重点:根据构造原理写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
  熟练运用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书写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图
  教学难点: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排布图的表示
  五教学策略: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
  六教学过程:
  引入:视频“150亿年宇宙大爆炸瞬间美丽景色”
  [PPT]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1原子的诞生
  (师):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从何而来?宇宙是恒定不变的吗?这是从人类诞生就开始探索的问题,迄今为止,最盛行的就是“大爆炸”理论,首先我们要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者是谁?1932年,比利时牧师“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其具体的内容是: 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中所有的物质(此时的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均匀气体)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较高的温度,因为发生巨大的爆炸,(这种大爆炸不是习见于地球上发生在一个确定的点,然后向四周空气传播开去的爆炸。而是一种在各处同时发生,从一开始就充满整个空间的那种爆炸,爆炸中每一粒子都离开其他粒子飞奔,也就是空间的急剧膨胀,逐渐形成今天看到的宇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