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220字。
●课 题
§5.7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生动、有趣、现实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
●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应用.
●教学难点
三角形全等的应用.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故事及问题(记作投影片§5.7 A)
第二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5.7 B)
第三张:叔叔的主意(记作投影片§5.7 C)
●教学过程
Ⅰ.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条件.现在大家来回忆一下: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有哪些?
[生甲]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生乙]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有:
边边边、角边角、角角边、边角边.即: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很好,在生活中也经常应用全等三角形来解决一些问题.下面是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讲述的一个故事.(出示投影片§5.7 A)
在一次战役中,我军阵地与敌军碉堡隔河相望,为了炸掉这个碉堡,需要知道碉堡与我军阵地的距离.在不能过河测量又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一个战士想出这样一个办法.他面向碉堡的方向站好,然后调整帽子,使视线通过帽檐正好落在碉堡的底部.然后,他转过一个角度,保持刚才的姿态,这时视线落在了自己所在岸的某一点上,接着,他用步测的办法量出自己与那个点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他与碉堡间的距离.
简易图如下:
图5-155
(1)按这个战士的方法,找出教室中与你距离相等的两个点,并通过测量加以验证.
(2)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师]现在我们来分组活动:按这位战士的方法,找出教室中与你距离相等的两个点.
在活动时,可用一张纸或一个本代替帽檐,先确定好一个目标,再调整“帽檐”,使视线通过“帽檐”望去时恰好落在目标上,然后保持“帽檐”不动,转过一个角度再望出去,视线所落的位置即为第二个目标.最后大家利用步测等方法测出两个目标与你的距离.验证这位战士做法的合理性.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指导)
[师]同学们找到与你距离相等的两个点了吗?
[生齐声]找到了.
[师]很好,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生甲]在这里实际应用了三角形的全等的条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