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包裹多》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750字。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时课题:第1节 谁的包裹多
授课人:台儿庄区 周燕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等有关概念,并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3.培养学生能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4.通过对学生熟悉的传统内容(如鸡兔同笼)的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对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理解
教学难点:
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个数。
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从鸡兔同笼,牛马故事等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并从中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在教学中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经历模型化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情境建立二元一次方程。在应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方程的模型思想,并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使用方程刻画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展示所学内容;强调学生的动脑思考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多媒体的运作,学生课前进行相关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小学时,我们就解答过著名的“鸡兔同笼”的问题,那么谁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图片中的问题呢?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生1】:解:设 鸡有 只,则兔有 只,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生2】:老师,我不用方程也可以解答:
如果让每只兔子都抬起两条腿,即让它们表演“优美动人”的 “玉兔拜月”,这样它们一共有 条腿,现在有 条腿,则多出了 条是兔子抬起的腿,所以应该有 只兔子, 只鸡.
【师】:这两位同学解答“鸡兔同笼”的问题都非常精彩,特别是第二位同学.我们用掌声鼓励他们.接下来,老师说一种新的思路.在上面“鸡兔同笼”的问题中,我们会发现它有两个等量关系: ; 。如果我设笼中鸡有x只,兔子有y只,这时我们就得到什么样的方程呢?
【生1】:由 得到
【生2】:由 得到
【师】:大家想一想这是一元一次方程吗?(学生异口同声说:不是)那是什么方程呢?
这就是我们这章要来学习的方程及由它们组成的方程组.
出示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设计本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这里采用了学生熟悉的“鸡兔同笼”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感受到学习方程的优越性。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