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董桂梅
(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三中学)
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它也将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尝试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以创新教育见长的美国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的营造创新氛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团结和谐。我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总是和学生一道读课文,我们洪亮流畅地读、准确清晰地读、饱含激情地读,教室内书声琅琅,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
此外,教师要由权威性传授知识转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发言和交流的机会。在时间上保证学生有思考余地,给他们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的机会,让他们驰骋想象,开启心灵;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归纳、总结、应用;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试”。教师则始终处在“导”的位置,让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尝试、主动获取,在此过程中,学生那怕是有一些误差,也是可取的,至少他敢于创新,教师应该鼓励他、引导他,为他的尝试创造条件。正如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所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