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26字。
《新课标中考全方略》
——词语及运用 义乌市稠州中学 徐红忠
一、 常见考点:
在新课程标准影响下,中考对词语能力的考查主要是以语言知识和语言实践的积累为前提的,注重考察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中考考查的词语也大多是语文课本和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但又容易出错的常见词特别是近义词、同义词、关联词,成语更是词语考查中的重点,综观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涉及这个部分内容的具体考点有:①根据语境判断词语的含义②正确使用成语③正确辨析和选用近议词④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等。
二、 备考导航:
词语运用的考题是近几年来中考一直保持的一个重要考点,常常在一份试卷出现好几道题目,约占6—8分,值得我们重视。从题型来说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兼顾主观题,突出理解能力,注重运用能力,单纯的词语解释一般不考,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结合一定语境来理解。从内容上看,所选词语以及句子都是考生学过的或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几乎没有生僻的,应该说总体难度不大。为此复习时要善于积累归纳整理所学的词汇,还要善于在阅读和写作的语言实践中,养成结合具体句子理解词义的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提高得分率。
考点一:根据语境判断词语的含义
命题特点:
根据语境判定词语含义,是中考词语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考查样式有以下几种:以句子为基本语言单位,考查解释其中“加点字”含义的能力;用比较辨析的形式,考查理解多义词使用能力;以句子为基本语言单位,考查理解词语表达作用的能力等。
解题思路归纳:
语境(语言环境),在书面语言表达中,初中学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上下文。“加点字”,其语境一般指词语和句子;词语,语境大多指句子和段落。“加点字”和词语只有在使用中,在与其他词语、语句的组合中,才能发挥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只有把握住语境的整体意义,才能准确地判定“加点字”和词语的含义。
要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方面,平时应当多积累语言材料,特别是应当多记住一些常用词语的含义;另一方面,应学会运用词语,用好词语,例如,经常用词语造句,经常练习解释句中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
考点二:正确辨析和选用近义词
命题特点:
辨析和选用近义词类试题有三个特点:一、试题选用的近义词都是使用频率高的、常用近义词,是初中生应当辨析、会使用的近义词。二、考点常设在:词语意义的辨析,词义轻重的辨析,感情色彩得当与否的辨析,词语使用范围的判定等。三、中考试题通常要求辨析三到四组近义词,大多按照两组难度较高,一组难度较低的梯度编排。
解题思路归纳:
辨析近义词使用正误的基本思路是:把握句子的意义,审视、辨析词语使用正误。所谓把握句子的意义,就是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的内容、思想、情感;所谓审视、辨析词语使用正误,就是审视、揣摩词语使用是否与句子的内容、思想、情感协调。在审视、揣摩词语使用正误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思考为了准确表达句子的“这个”意义,备选的两个词语哪个恰当,可以用造句的方式比较、辨析。
这类试题也是中考中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出错的根本原因是离开语境(句子)去“辨析”近义词。所以,绝不能离开句子的语境去作词语辨析。
考点三: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命题特点:
正确使用关联词语考查的不是“语法知识”,而是“语言运用”的能力,因为关联词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主要用于把句子与句子恰当地组合在一起。所以,试题通常要求正确使用三个关联词语,恰当地组合起三个句子,表达两层逻辑关系。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就用“不是……而是”和“因而”组合起三个句子,表达了“因果”和“并列”两种关系。
解题思路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