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5/13 16:48: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18字。

初中一年级下期第四单元第17课教案
   安塞腰鼓
南开中学 侯加干
教学目的
1、 学习朗读课文,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 品读赏析,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3、感受中华传统文明的精神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从场面,鼓声,舞姿等来表现出的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对于生活在海盐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我们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2、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以“朗读”为主,在朗读中感受气势,在品读赏析中感受语言之美,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而这一切均与陕北古代的历史有关。陕北高原是连接中原农业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边关要地:秦始皇时期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镇守陕北,筑长城,修直道,防止匈奴内侵;北宋时期韩琦、范仲淹、沈括等一代武将、文臣来到陕北,领导过抵御西夏人入侵的战争;而明朝时期九镇之一的“延绥镇”长城,几乎承担了明朝中、后期北方边境的一半以上的防务。可以这样说,“安塞腰鼓”既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它气势磅礴,它置死地而后生,它充满激情与力量,它是生命的舞蹈与狂欢。古代战争擂鼓鸣金的场面,永远地消失了。然而,这种于激情和力量中的仪式,却深深地根植于陕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安塞腰鼓于浪漫中宣泄的生命激情,于诗意中追求的永恒精神力量。
二、播放录音。
三、听了以后有什么样的感觉,思考应该怎么来朗读这一篇课文,在朗读中把安塞腰鼓那宏大的场面、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激昂的鼓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四、默读课文,把文章划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这么划分。
  第一部分为前四个自然段,主要写敲鼓前的预备阶段。
  第二部分从“但是”到“成了茫茫的一片……”,写安塞腰鼓演奏的阶段。  
  第三部分即最后三个自然段,写鼓声的戛然而止。

五、第—部分写腰鼓前的预备阶段和第三部分鼓声戛然而止在气氛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是“静”。
  1、 两部分的“静”有没有不同?
  第—部分侧重于人的安静,第二部分侧重于声音的寂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