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物理(理科)试卷
出题人:姜峰 审题人:刘在英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3页。满分110分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共48分。1-4为单选,每小题6分。5-8为多选,每小题6分,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均得0分。
1.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这个速度叫做惯性
2.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 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
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 D. 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3.建筑工人用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kg的建筑材料以0.500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lOm/s2)
A.510 N
B.490 N
C.890 N
D.910 N
4.在水平的足够长的固定木板上,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开始滑动,经一段时间t后停止.现将该木板改置成倾角为45°的斜面,让小物块以相同的初速度沿木板上滑.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1、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光能的吸收与转化
C.ATP的合成与分解 D.基因的突变与重组
2、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3.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画画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4.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5、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
B. 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 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理科化学试卷
出题人:周艳杰 审题人:温明洁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N—14
第I卷 选择题(4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C、欲配制1.00L 1mol/L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L水中
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0mol/L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K+、Na+、CO32—、NO3—
3、已知:①向KMnO4固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4、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