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练习题
2013.11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
注意事项:第Ⅰ卷的答案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不能写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根尖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N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质、脂肪和核酸
B.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C.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五碳糖的不同
D.含2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中,胞嘧啶60个,则其连续复制两次至少需要420个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线粒体基质中的CO2可以直接穿越8层磷脂分子参与光合作用过程
B.细胞内的ATP不一定都在生物膜上合成
C.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D.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3.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
B.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含油多的植物组织,显微镜下可见染成橘黄色的颗粒
C.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时,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检测的结果呈黄色
D. 用某一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一定
高三化学练习题
说明:
1、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正确选项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Ⅱ卷答题纸。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I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42分)
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一定不包含化学变化
B.食物中可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如香肠中可以加少量的亚硝酸钠以保持肉质新鲜
C.明矾净水的原理和“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相同
D.氯化钠注射液和淀粉的水溶液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Na与足量氧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CHCl3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1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2NA个Na+
D.常温常压下,71g37Cl2含有NA个37Cl2分子
X
Y Z
9.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其中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Y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W的氧化物可以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
高三物理练习题
说明:本试题中14—26题为物理试题,其中14—21题为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上;22—26题为非选择题,将解答过程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相应的题框内。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者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某同学以校门口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置—时间(x-t)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t1 时刻,甲的瞬时速度为零,乙的速度不为零
B.在t2 时刻,甲、乙速度可能相同
C.在t2 时刻,甲、乙两同学相遇
D.在t3 时刻,乙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15.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静止地放在半径为 R 的半球体上,半球体与木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木块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 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木块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 mg cosθ
C.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cosθ
D.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μmg cosθ
16.相同材料制成的滑道 ABC,其中 AB 段为曲面,BC 段为水平面.现有质量为 m 的木块,从距离水平面 h 高处的 A 点由静止释放,滑到 B 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木块通过 B 点后继续滑行2h 距离后,在 C 点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