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06个字。
新课改中的几点做法和思考
甘肃省玉门市花海中学 王喜辉
在一年来的课改实验工作中,我及时调整自己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改变“过多强调学习结果而忽略学习过程”的教学习惯;主观上积极避免“穿新鞋、走旧路”的形式主义;力争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改思想。现将将几点做法和思考阐述 如下:
一、积极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要搞课改,就必须先洗脑”。就是要用全新的教育理念纠正自己的传统教学观点,用课改理论指导我们的具体工作。一年来,我通过上网、看报、读书、与教师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课改理论的学习和课改相关信息的了解。尤其是有了《新课程怎样教》这本书后,使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比较清清的认识——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更快地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开发、挖掘、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发他们的潜在能量、培养他们的求学意识、锻炼他们的治学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二、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力争备好每一节课
教案是我们具体授课的蓝图,是我们逐步实施教学步骤的详细规划,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改思想的渗透程度、实验力度的大小,某些程度上就是决定于教师的教案。因此,我在备课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是联系学生亲身体验和生活实际,设计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的导语。如我讲《珍珠鸟》一文时,我设计了下列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喜欢过一种动物?(学生回答后再问)对于同一种动物,你喜欢小的还是老的?(学生回答后再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再说)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流露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的?”这种问答设计,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情感基调的把握,同时面对“文章为什么要把重点放在写小珍珠鸟上?”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二是合理设计课堂问题,认真规划教学环节。课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