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热门”话题探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5/28 17:0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300字。
作文考前热门话题
开头的话:
  有消息说,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将走出关系型话题的圈子,更多地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将凸显话题的文学色彩,极有可能对中华传统文化中诗词曲赋及小说延伸到文化范畴进行考查。
  编者有意识地将一些凸现这一趋向的作文题集录下来,并附上相关的点拨指导心得,供各位行家和有心人参考。
  作文训练题一
  (本题是5月9日进行的广西梧州市2005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作文题(本题改编自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中国考试》2005年第4期杂志上的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历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篇,也产生了像李白、杜甫、王维、苏轼、李清照等杰出的诗人。当我们打开一本唐诗或宋词时,我们可与心仪已久的诗人进行心灵对话,我们会为自己钟情的诗作浮想联翩,我们会为一个独具艺术魅力的意象或意境拍案叫绝……
  请以“唐诗宋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本次作文讲评精彩摘录
  误点扫描:
  1、扣话题不紧。
  (1)未扣住“唐诗”“宋词”这一话题的任一方面来写。
  (2)以写诗人或词人为主,未重点谈其诗或谈其词,更未能拓展到谈唐诗宋词。
  (3)所写的诗或词并非典型的唐诗宋词,所写的诗人或词人非唐非宋。(陶渊明、李煜等)
  (4)应变能力太差,话题明明是“唐诗宋词”,部分同学还硬要以事先准备好的不合用的材料来硬套,弄得不伦不类。(如感动中国2004人物等)
  2、全文所引唐诗宋词中的具体诗句太少,显得自己的语文素养不高。(只写了《静夜思》一首)
  3、所引诗词张冠李戴现象严重。(李白、杜甫、杜牧、王维、陆游、范仲淹、李清照等的诗词错位)
  4、行文缺乏个性,形式与内容都有点低幼化,尤其是乱改唐诗宋词,加点“现代社会的酱油”,弄得面目全非,美感荡然无存。(做梦太多,对话太多,叙事太重,胡思乱想太多(马•驴•蝴蝶))
  5、没有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泛泛而谈,不痛不痒,难上档次。
  写作导航
  1、审准话题,根据话题选取材料。
  2、从容应变,化大为小,从自己熟悉的唐诗或宋词(或从自己熟悉的唐朝诗人或宋朝词人)切入。
  3、自选角度,就唐诗宋词的特点、诗人(词人)风格、思想内涵或唐诗宋词对我们当代人的意义、价值和熏陶作用等一个或多个方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