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30字。
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点滴谈
(作者;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于继富 电话13588665569)
内容提要:
作为人文性很强的语文学科,在当今越来越关注自然、关爱生命的社会里,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就“抓住环境教育的渗透性特点和语文教育的多元性功能”,“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的文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结合语文学习实践开展环境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协助精神”等方面做了思考与探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途径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
关键词
渗透 环境教育 文本 科学精神 合作协助精神
开展环境教育已是世界各国的趋势,促进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传授环境保护知识,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人文性很强的语文学科,在当今越来越关注自然、关爱生命的社会里,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就“抓住环境教育的渗透性特点和语文教育的多元性功能”、“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的文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会学生关注社会”等方面做了思考与探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途径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
早在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比利斯召开的会议上,指出五个环境教育目标之一是帮助社会团体和个人获得一套价值和对环境关注的情感,并有积极参与改善和保护环境的动机。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情感,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情感等等,这与环境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还有语文教材的优势,因为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与环境教育的内容息息相关。
一、 利用好语文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内容的文本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我发现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真不少,大体可分三类:
第一类: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文章。这类文章直接把生态环境知识、破坏生态环境恶果呈现给学生,把保护环境的途径、方法提供给学生。如:
《什么是生态平衡》,阐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的生态平衡,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向沙漠进军》,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的恶果举例以及治理的对策和实践。
《森林医生——啄木鸟》,说明了保护鸟类对森林的重要意义,启发人们爱护鸟类。
《地球的呼吁》,形象地讲述了地球人口过度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绝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