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47个字。
借助网络双桨,畅游美丽《三峡》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 张建伟
三峡之美,古来共谈。历代文人骚客在此流连忘返,有郦元之三峡,有李杜之
三峡,有苏子之三峡,有子昂之三峡。洋洋洒洒挥就出一个诗三峡,文三峡。放歌
纵酒泛舟其上,青春作伴徜徉其间。不觉间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了个平湖,今日
之三峡岂非昨日之三峡,今日之壮举将成就未来的辉煌。一叶扁舟,从流飘荡岂能
领略三峡魅力,来一副舟楫,定会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
《三峡》是古人郦道元的山水名篇,历来为世人所称道。他笔下的三峡所具有的一切自然之美,是令人神往的。我的教学设想是,让学生充分感受三峡的自然之美,同时也让学生将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感受今天在三峡发生的火热而又辉煌的一页,即三峡工程,以此领悟人类所创造的智慧之美,进而设想未来的三峡之美。这一设想是基于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将阅读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探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效性的目的而设计的。首先,课文中的三峡之美学生未必有真切的印象,因为去过三峡的人毕竟是少数;其次,学习有关三峡的文章就不能不提及三峡工程,因为它太瞩目了,太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再次,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就是学会在网上搜集资料。于是就有了以下的探索。
首先制定学习任务和重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体会文章语言,深入文章意境,涵咏体会文章所抒写的自然之美,获得美的享受。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内容,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筛选、整理信息,感受三峡今天所散发的人类智慧之美。畅想明天的三峡,创造三峡的想象之美”。其次确定学习方法。反复诵读,是学习古文的法宝。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的视野,丰富科学、文化知识,获得美的享受。将搜集整理的资料制作专题网页,资源共享。利用Web quest进行课堂讨论。
领略三峡的自然之美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上网查找有关三峡的网站,了解三峡知识,并分组搜集资料,放在专题网站中,共同浏览。相关链接包括:三峡简介、三峡景点、三峡旅游、三峡文物、三峡传说、三峡文化、三峡诗歌、三峡奇石、三峡特产。
用抒情的语言引领学生走进三峡。余秋雨曾经说过:“在国外,曾经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三峡!”……今天我们将在郦道元的带领下饱揽三峡风光,感受三峡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