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阶梯训练
- 资源简介:
约72880字。主要是针对记叙文写作而编辑的系列训练方法,最大的特色是讲练结合。
记叙文写作阶梯训练
引言
作文课很乏味!这是绝大多数同学的共同感受。乏味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的作文经历就知道了。
例如,放假前,老师一定会布置一些作文的题目。像“快乐寒假”、“说说春节习俗”之类的。我们的寒假快乐吗?不。妈妈帮我报了四个补习班,还有一个钢琴班。整个寒假都是补习、补习再补习,我哪里有什么快乐?春节习俗?家里关于春节的习俗基本已经丧失殆尽,所谓习俗网络上有的是,还用得着我写吗?所以,老师的作文题目我写不出来。还提什么作文兴趣。
为什么会这样?一是老师作文训练的随意性造成的。有这样的镜头:语文抱着讲义在走廊里走,一不小心撞到了墙上,“哎呀!”忽然想起:今天是星期五,要给学生布置作文的呀,写什么题目呢?墙?对,就以“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吧。让大家大礼拜回家写,周一交上来。于是“滥题目”新鲜出炉!
我所说的这个例子,不是生活中的真事儿。我想说的是:有些不负责的老师的作文训练就是这样“忽然想起”的。这样的作文训练,能提起我们的作文兴趣吗?
二是即便不是“忽然想起”,也忽略学生的真实感受,死板地不加变化地紧跟着季节和书本走。
春天来了,写春;秋天到了,写秋——不管我们心里有没有感受,反正得硬着头皮写就是了。
再不,就是死盯书本,就比如“有家真好”、“母爱无价”、“成长的烦恼”这些题目吧它不一定都适合所有的学生写的。有的同学的家里整天打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的,还“好”个什么?顶多也就是渴望有个好家吧。有的同学连“母爱”是什么滋味根本没有尝过,让他怎么去评价母爱,也许他只能去呼唤母爱;有的同学成长中根本没有烦恼,只有快乐,难道让他“强说愁”?这样的同学当然写不出老师布置的作文。于是,作文的兴趣再一次被扼杀。
亲爱的同学,扼杀我们的作文兴趣的凶手还有很多哪。像什么“作文模式啦”、“作文几步法啦”,更有甚者,有的老师还告诉同学:不会写吗?那就多背几篇文章,到考试的时候稍加改动就可以啦。真是坑人啊。
当然,以上我所说的这些不是普遍现象,但也不在少数。能够回归写作本真,把写作当成“灵魂的燃烧”过程,使写作课真正成为心灵的释放课,那真是少之又少。
种种原因造成了我们的作文只有三个字:“假、大、空”。
所谓“假”,就是为了主题,为了迎合老师或阅卷者的“思想”品味,一味地造假,人物和事件完全失真。什么拾金不昧啦,什么我要抄谁的作业谁批评我啦,什么老师点灯熬油为同学们批改作业啦,妈妈背我上医院啦……别的不说,就说老师批作业,现在有几个老师会回家批改作业的?就算我们都住在老师家附近,能看到夜里老师家的灯亮着,那是她在洗衣服也说不准哪。至于说妈妈“背我上医院”,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地区更是不可能。孩子病了不叫车,那不成了傻妈妈了?(极偏远的地区除外)
所谓“大”,即是为了主题,为了“有意义”,把我们的文章刻意拔高。本来我们的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们身边的人是那样的有血有肉,他们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那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呀。可是为了“有意义”,我们将我们笔下的人物刻意拔高,非得把他写成“需仰视才见”的人物。什么叫“大而无当”?就是大得没有边没有用啦。任何事都有个度,身边英雄可能有,但不会人人都是。
所谓“空”,就是为了主题,为了文采,要么干干巴巴泛泛而叙,要以指手划脚乱评瞎点,要么无病呻吟情感滥觞,要么就是乱七八糟地词语堆砌。因此造成人物没有血肉,道理没有依据,情感没有基础,语言没有章法。
亲爱的同学,您的作文现状是怎样的呢?
如果您能“我手写我心”,想哭能写哭,想笑能写笑,想爱能写爱,想恨能写恨,我们笔下的人物、事件有血有肉有滋有味……那么恭喜您,您是幸福的,您是高手高手高高手。
如果您的心里只有两三个作文的“模板”,一到写作文就把一些枯燥乏味的文字套进你的“模板”里,那么恭喜您,虽然我们已经成了“小八股”了,但如果马上改,您也不会失去对文字的灵性。
如果您写作文时三天只憋出六个字,没办法只有去下载或
……
第一章 精彩人物是“绘”出来的
第一节 人物描绘的内容
1.1.1 外貌描绘的内容
请参照例句,完成下面的表格(一)。
项目 内容 例句 我来写一写(写一个熟悉的人)
头颅 大小 形状 额头 后脑 钟老师头很大,秃脑门锃亮,那亮度,如果停电了,都不用点蜡烛。
脸庞 形状、大小、脸色、胖瘦、皮肤质感 她的皮肤光滑而细腻,(质感)然而却胖得滚圆。(形状)像刚醒好的白面团儿。(脸色、质感、形状)
头发 质感 疏密 形状 颜色 他的头发稀而短,扣在光滑的脑袋上,像鹅卵石上干枯了的苔藓。
眉毛 形状、颜色 疏密 质感 他粗粗的浓眉怎么看怎么和他的小眼睛不相称。
眼睛 形状 颜色 明暗 位置 如果单独看呢,他的每只眼睛都还算好看,然而似乎老天爷太不用心,让这两只眼睛离的太远,于是只好把大大的鼻子放在中间,以填补其中的空缺。
鼻子 形状 颜色 大小 质感 高低 他的鼻子特点就是大,鼻头大,鼻孔大,如果生起气来,鼻翼像能扇起风来。
嘴 形状 大小 色泽 唇的厚薄 他的嘴大得吓人,如果他张开大嘴一笑,真像个无底洞。
牙 形状 大小 色泽 位置 他那两颗板牙龇在厚嘴唇外面,一说话还牙缝里直冒白沫儿。
下颌 大小 形状 他那张大嘴把他的下巴已经挤没有了,加上他脖子上一堆肥肉,人们根本看不到他的下颌。
脖子 长短 质感
色泽 他长得瘦而长,尤其是那副鸭脖,我都怀疑能不能承受住他头颅的重量。
耳朵 大小 形状 他的那对招风耳,看起来像西方神话中的精灵。
总结一下:人物的容貌都写些啥呢?头、头发、脸庞、眉毛、鼻子、嘴、下巴、牙、脖子、耳朵。
外貌描绘还包括其他的内容。
参照例句,完成下面的表格(二)
项目 内容 例句 我来写一写
首饰 名称、特点等 那青年左耳戴了一只大大泛着银光的耳环,让人禁不住想起扒了外带的自行车圈。
衣着 名称、样式、材料、新旧等 那孩子上身穿了一件破得不像样子的西服,西服大得盖帽住了膝盖。下身光着腿,脚上穿了双开了胶脱了底儿的球鞋。
身躯 高矮、胖瘦、形状等 那孩子瑟缩着身子,光着的上身骨棱毕现。
肩臂 宽窄、胖瘦、筋肉等 那男子长大个头儿,宽肩长臂,十分威武。
腰臀 粗细、大小等 那女人腰和臀一样粗,那一身的肥肉似乎要从她紧绷的裙子里面挣出来。
手 形状、肤色、质感 那双手真是一双农民的手,干涩、粗糙、骨节粗大,张开来像一把蒲扇。
腿脚 长短、肤色、大小、形状 他细手细脚,走起路来像站立行走的竹节虫。
1.2.2 人物神态描绘的内容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前面所讲的人物外貌描写都是静态的。在静态描写中,我们要学会察言观色,不仅要捕捉人物的生理特点,还要写出他的个性,写出他的经历、命运、职业等在他的身上留下的特有的痕迹。
事实上,人物是活的。人物的动态是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反映。如果不去观察人物细微的言行举止,如果没有写出人物细微而具体的神态及身体动作,我敢断言,您笔下的人物肯定不会生动,更不可能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我看到不少中学生在写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