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12个字。分重点知识和练习两部分。
『语文版』惠安四中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专题㈡ 2005.6.7
第一篇:《强项令》
1. 解题:本文选自《后汉书·酷吏传》,一名《董宣执法》,叙述汉代的洛阳县令严格执法的故事。表现他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2. 结构与内容:全文有两个自然段,即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董宣严格执法,格杀家奴。 正面描写。有五层:<1>起因(开始至“吏不能得”):湖阳公主家奴白日杀人,隐匿主家,官府抓不到。<2>发展(至“因格杀之”):董宣寻机,斥责公主,格杀家奴。<3>高潮(至“终不肯俯”):公主告状,皇帝令董谢罪,董宣死不从。<4>结局(至“赐钱三十万”):汉光武帝明白了道理,重赏董宣。<5>影响(至段末):从此不法之徒都怕董宣,董宣获“卧虎”美称。
第二部分(2):董宣为官清正廉洁。侧面描写。有两层: <1>叙述董家境贫困(在县五年——敝车一乘)
<2>皇帝感动赐赏(帝伤之——葬以大夫礼)
3. 中心:本文记叙了董宣秉公执法,力斩豪奴的故事和他平生清贫的生活,表现他不畏权贵,秉公办事的精神和清廉为官,刚正做人的品格。
4. 特点: ①中心明确,结构清晰。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呼应,主次协调。
5.翻译全文。
【原文】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
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
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
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
积累应用
㈠解释文中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㈡解释文中多义词1.因 2.令 3.数 4.被 5以 6乘
㈢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古今意思有所不同,请分别指出:
1. 使宣叩头谢主 古义: 今义:
2. 文叔为白衣时 古义: 今义:
3. 由是搏击豪强 古义: 今义:
4. 妻子对哭 古义: 今义:
5.宣悉以班诸吏。古义: 今义:
㈣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㈤下列句子主要分为三类:A.表示判断;B.表示承接上文省略;C.表示从现代汉语习惯上看,前后成分倒装。 请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情况,选择恰当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 2. 在县五年。 ( )
3. 将何以理天下乎? ( ) 4. 宣悉以班诸吏 ( )
㈥《强项令》选自《 》,作者 是南朝宋 家。
理解分析
㈠熟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㈡根据你对课文情节的把握,试用自己的话填写下列内容。
本文重点记叙了董宣的一件事。事件起因是
事件的发展是: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公主家奴;事件的高潮是
;事件的结局是 。
㈢本文重点叙述了董宣 之事,以及面对皇威痛陈 的重要性,宁死不向公主 的故事。表现了董宣 、 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