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6500字。
高一语文第二册期末测试试题
第1卷(选择题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吮(shǔn)吸 朱拓(tuò) 蹙(cù)缩 惴惴(zhuì)不安
B.形骸(hái) 讪讪(shàn) 歆(xīn)享 少不更(gèng)事
C.喁喁(yóng) 蛮横(héng) 孱(càn)头 残羹冷炙(zhì)
D.畏葸(xǐ) 濯濯(zhuó) 逡(qūn)巡 流觞(shāng)曲水
2、下列各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聊籁 沸反盈天 急躁 迫不及待
B、脉搏 残羹冷灸 精练 再接再厉
C、通缉 文过饰非 陷阱 含辛茹苦
D、辖制 妙手回春 纯萃 缪种流传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韩寒、春树、郭敬明、孙睿等“青春写手”风头正劲。然而,大学校园的“青春小说”阅读热主要集中在低年级的部分学生中,而且,他们读后引起的___________不算好。
②从穷山沟来上海医院当护工,一天工作20小时以上,一年干365天;若同时照顾6个病人,一个月收入才六七百元……这记述的是一位医院护工的___________经历。
③科技的繁荣__________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__________从根本上说,它是一定经济社会的产物。
A、反映 心酸 既/但 B、反应 心酸 既/但
C、反映 辛酸 固然/但是 D、反应 辛酸 固然/但是
4、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B、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崩溃和解体过程。
C、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5.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翠翠生活在湘西的“边城”,在那没有受到“城市文明”影响的地方,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都贫苦而知足,多情而淳朴。
B.市场经济的春风吹到了山城,城里人的衣服也冠冕堂皇地穿到了“乡下佬”的身上,久违的笑声在山岚间回荡。
C.在要求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之际,对于台湾岛内一小撮热衷于“台独”的政客,我们只能奉送一句:玩火者必自焚。
D.这些天我们连续走访了泰州的许多学校,这是管中窥豹,对全市各校推行
素质教育的情况有了大体掌握了。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B、我走遍全球,从来没有这样一种场面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C、这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的进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D、出生地历来有争议的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新近出版的权威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明确认定其出生地为四川省江油市。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鸟类歌声中事务性通讯的内容已有人作了那么多分析,以至于看起来它们没有多少时间从事音乐活动。但音乐还是有的。在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词汇的背后,还有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美妙音乐,说这些是八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是难以讲通的。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一遍又一遍,我强烈的感觉是,它这样做只是自得其乐。有些时候,它似乎像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专业歌手一样练唱。它开始唱一段急奏,唱到第二小节的中间部分戛然而止,似乎那儿应该有一组复杂的和声。它从头再来,但还是不满意。有时它明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