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教案12
- 资源简介:
约2280个字。
学科 语文 课题 12、心声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
过程方法 速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精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理解文章主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小说所反映的问题。
情感态度 让学生从京京的身上体悟亲情,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应怎样去珍惜亲情、友情。
教学重点 弄清“心声”含义,在熟识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学习了《孤独之旅》,我们了解了杜小康的成长,由孤独到坚强;今天我们再次走近一个小男孩李京京,来一起聆听他的心声。
一. 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多媒体展示)
2.思考:
⑴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
⑵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3..集体交流,多媒体展示
⑴场景概括:教室——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
⑵概括事件:
①.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②、回家路上他偷偷在树林里读课文并深情回忆乡下爷爷和妮儿。
③、第二天放学后他听赵小桢读课文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④、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师和同学们。
3、请你根据这四个场景把本文分成四部分
情节结构(多媒体展示):
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
进入情境
速度课文理解字词
思考
概括
交流
简洁明了引入新课
尊重学生的自学体验,检查自学效果,因小说比较长所以快速的从整体上把握小说内容,理清小说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