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与“知新”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6 19:1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77字。

                “温故”与“知新”
                        化州市平定中学   莫昌汉
    “温故”与“知新”和孔子的“温故而知新”有所不同。“温故”就是复习、巩固旧的知识;“知新”就是学习、掌握新的知识。现在,我所要说的,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温故”与“知新”的关系。
    一、注意“故”与“新”的连贯性,保证知识的完整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其内容都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的。因此,学生在学习时,要遵循知识的连贯性规律,不能违反。否则,就有下面几方面的危害。
    第一,打破知识的连贯性,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难。比如短语的学习,就应该在学短语之前先和学生学习各种词性。然后就可以这样指导学生:动宾短语(这里说的是简单短语,下同)的前半部分必须是动词,受动词支配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掌握了。如果学生还不懂得什么叫动词,就和他们学习动宾短语,叫他们怎能领会掌握呢?这样教学,学生就会感到学习困难,产生厌学情绪。我曾教过一个班,每次上课时,都有一个学生在睡觉,我于是就找他了解情况。他说:“上课听不懂,总提不起精神听课。”当然,原因并不是我讲课不注意连贯性,造成他学习的困难,而是他基础较差。于是,我一面做他的思想教育工作,鼓励他克服困难,一面帮他补习功课。后来,他终于赶了上来,重新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还在期末考试中进入全班前十名呢!可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打破知识的连贯性,就会造成知识的混乱。比如,初一的词性学习,往往有的学生笼统地把“在”字划入介词,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这些学生只掌握“在”字属于介词时的用法,而不掌握“在”作为其他词性时的用法造成的。比如说,“他在教室里学习”,这里的“在”属于介词,他们就误认为“在”在哪里都是介词。假如他们懂得“在”只是用在名词“教室”之前,不再修饰动词“学习”,表示“他”的存在的,应为动词。那么,就不会弄错了。另外,“在”用在动词之前就属于副词,这一点也要向学生讲清楚。学生按顺序,注意知识的连贯性,系统地学习了词性的知识之后,“在”字的几种用法就不会弄错了。
    教学中,不注意“故”与“新”的连贯性,害处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注意“故”与“新”的连贯性,保证知识的完整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故”与“新”的相关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每一个学科,以及各学科的每部分,虽然有其独立性,但并不是完全脱节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因此,就要善于利用“故”与“新”的相关性,巩固旧的知识,领会新的知识。“故”与“新”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