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分析
- 资源简介:
约2900个字。
七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具体课文为例子,引入教学,举一反三,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引导、促使学生领悟、学会学习语文(读写)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四个年级、八册课文围绕总体目标,各有侧重点,层层深入。
分析课文,不要纠缠在一些细微末节,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线索和脉络,从字——词——句——节——段——篇,学会从具体内容中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习掌握更多的词汇(读、写的基础)。
3、读懂、理解、分析课文的内容(从表层义——深层义——比喻义——象征义)及作者如何表达的基本方法。
4扎实掌握读写的基本能力和文体阅读的基本能力。
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一)
单元 目标
人文目标认知目标
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
第一单元 了解什么是文化,了解中外主要的几种文化艺术样式(中国画、西洋画、戏剧、戏曲、音乐、舞蹈、书法等),增强文化艺术素养。 学习本单元文章中不同的表达方法。
调查当地的艺术样式(农民画、田歌等),写一篇文章介绍。
1、《社戏》(小说) 体会童真童趣。学习本文围绕“社戏”表现童年情趣和选材上的特点:重点写看戏前的铺垫、看戏后的归航。 练习写景片断的写作,要情景交融,写出特点。
2、《安塞腰鼓》(抒情散文) 体味中华民族在艰苦磨难中培育的直面坎坷苦难、乐观豪壮的精神。学习本文从各种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手法刻画事物、用形象写抽象声音的手法。体会豪壮激越的风格(气势、语言、句式)。 排比和反复修辞的运用
3、《竹影》(艺术散文) 体会文中表达的艺术观点。了解、欣赏中国画重意的特点。收集关于画竹的诗文。与上文比较,体味阳刚、阴柔的不同风格。
4、《观舞记》(记叙文) 了解舞蹈艺术的特点,理解艺术无国界的道理。学习本文多种手法写动态舞姿的手法,比较体味《安塞腰鼓》中描写声音手法。
5、看戏
(记叙文) 了解京剧艺术的特点,提高戏曲素养。体会本文对声音的描写。体会详略与中心的关系。比喻的妙用。
6、《口技》(文言文) 了解古代口技艺术。学习本文正面摹写与侧面烘托的手法和通过记事写声音的特点,掌握文言文中的时间词及者、但、其、虽。
综合性练习 戏曲大舞台:1、介绍或收集不同艺术样式的资料。2、了解中国戏曲(写意性、程式性、抒情性的特点)。3、介绍京剧知识(角色、流派、唱腔、脸谱等),欣赏京剧唱腔。 写作;介绍当地艺术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