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蝴蝶》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630字。
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
课程名称 语文 2013 -2014学年 第 一 学期 教案序号13-22
授 课
名 称 永远的蝴蝶 授 课
班 次 数控1328、数控1329、
模具1337、轨道1306
授 课
日 期 11月27、28日 授课节次 1-2,5-6;
1-2,3-4 授 课
教 师 苑艳艳 审核人 王建林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
2.熟悉微型小说的特点。
能力
目标 1.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诵读、探究,提高对小小说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
度价值观 在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重 点
难 点 重点 学习微型小说的构思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 理解小说典型人物形象的特征,体会本文的悲剧之美。
教 学
方 式 授课√ 练习√ 实验 测验 参观 其它 注:请在相应位置上打“√”
教 学
方 法 讲授法 赏析法 任务驱动法
教 学
资 源 挂图 投影√ 音像 模型 计算机√ 其它(多媒体教室)
授 课
场 所 本班教室 计算机教室 多媒体教室 实验室 实习车间
讲
授
主
要
内
容 第十九课 永远的蝴蝶
陈启佑
1.欣赏课文,整体感知
2.微型小说的特点
3.深入学习课文——人物美
4.深入学习课文——环境美
5.深入学习课文——情节美
6.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