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00字。
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高一语文(下)期末模拟试题
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黄永辉 0513-6183591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丰腴(yú) 不禁(jīn )失笑 深恶(wù)痛绝 咬文嚼(jiáo)字
B. 高超(chāo )出世 衣锦(jǐn )还乡 聊以慰藉(jí) 愤世嫉(jì)俗
C. 勉强(qiǎn g) 悄(qiāo )然独立 亵渎(dù)神圣 谆谆教诲(huǐ)
D. 窗明几(jī)净 奔腾澎(péng)湃 矫(jiāo )揉造作 毋(wú)庸赘言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萦绕 遁词 付梓 屈尊下顾
B.孤僻 聆听 绮丽 挺而走险
C.安详 诋毁 驰聘 矢志不逾
D.疏浚 憋脚 撕打 藕断丝联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烤肉)做奖赏。
B. 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书籍出版)。
C.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不可。
D.“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4. 下列句子的方框里依次应填入的词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项是( )
①“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 的形象。
② 和我们年龄相差得极多的小辈,我们能够 这种人,并且会喜欢而给予保护。
③ 那失去的双臂正深深地 着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生命之梦。
④ 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 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A. 钟爱 宽容 孕育 激发
B. 热爱 宽容 包含 激发
C. 热爱 容忍 包含 奏响
D. 钟爱 容忍 孕育 奏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魂灵的有无,对于我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呢?
B.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大约可有一二千朵左右,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C.极光是一种天空中特殊的光,是人们能惟一用肉眼看得见的的高空大气现象。
D.没有在我之上的人,没有和我同等的人,我甚至会感到单调、寂寞和孤独。
6. 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语句是
百年来,中国人曾被讥为一盘散沙。 。只是一时间内,它聚集不起来,这不怨沙,而怨没有吸沙的磁石。
A. 其实,这是对中国人的污蔑,中国人不是泥沙,而是铁沙。
B. 如果硬要比作沙,那么中国人不是泥沙,而是铁沙。
C. 其实,中国人的心并不散,这是对中国人的污蔑。
D. 如果硬要比作散沙,总有一天它会凝聚成坚固的堡垒。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8分,每小题2分)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到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征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因地制宜,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苏轼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
7.第一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