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教案1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17 10:2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00字。
抓住揣摩、关键词句,指导诵读,体会情感。
《兵车行》教案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周鹏杰
教学设想:
杜甫曾写说自己“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善于炼字传情,用不寻常的语言和修辞手法,造出新鲜易感的意境来表现情感。《兵车行》这首诗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本课计划通过揣摩关键词句,指导学生挖掘诗中情感信息,结合朗读来体味情感,边理解边诵读品味,理解诗歌主旨。步骤:①指导诵读;②揣摩诗句,挖掘内涵,体会情感;③反复诵读,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1、抓住、揣摩关键词句,仔细品味诗人激越深沉的感情,感受本诗怨愤的情感基调和沉郁顿挫的风格。
2、认识本诗所揭露的统治者连年发动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
对诗歌关键语句、内容的分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宝中后期,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地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自古以来,战争带给百姓的多是生离死别、颠沛流离的灾难。杜甫的《兵车行》又一次形象地再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不幸凄惨的场面。
二、简介作者及及背景(本单元主要学习李白、杜甫的诗作,所以有必要把他们的生平经历作一个完整的介绍,以便于以后学习、鉴赏他们的诗歌。)
1、杜甫(712—770),字子美.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祖父是一位与沈全期、宋之间等齐名的诗人杜审言,父亲杜闲,也是一个读书人,曾作过一个时期的小官,但没有什么名气和地位。
杜甫少时曾漫游吴、越、齐、鲁等地。三十三岁暂时定居洛阳,曾和李白有过一度交游。三十五岁到长安,曾五次三番地去应试和向达官贵人们投递诗篇,以求引,都无结果。客居长安近十年。安史乱起,他流离兵燹中。后任肃宗朝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贬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弃官,经秦州、同谷人蜀,很严武等人的资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营建一所草堂,以过其安定生活。代宗广德二年(764),严武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辞去。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携家出蜀,在江陵、公安、岳州(岳阳)、衡州(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大历五年(770),病死在湘江船上,享年五十九岁。
2、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慕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杜甫的《兵车行》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把握情感基调。
1、检查预习(打出幻灯片,检查重点字音和字义。)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车辚辚,马萧萧(lín )  哭声直上干云霄( gān )
  归来头白戍边(shù )   千村万落生荆杞( qǐ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见注释)
行人弓箭各在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