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设计14
- 资源简介:
约3740个字。
《马说》
一、教学过程安排
(一).激趣导入:
随着人类物质财富的增长,各种名贵轿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街头,大家知道哪些名贵轿车呀?名车成为人类彰显身价地位的第二张脸。
在没有机械的时代,每个英雄的生命中也总有宝马良驹为伴【多媒体马】,能够日行千里,辅助项羽所向无敌的骏马名骓;载着刘备越过檀溪,摆脱追兵的宝马“的卢”;还有那跟随吕布大展神威赢得“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美称的赤兔马。“好马配英雄”,令人羡慕。倘若这些好马没有配上英雄,或者没有赏识者的怜爱,是否还会让人羡慕,名垂后世?(学生小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韩愈的《马说》,去看看千里马如何才能配英雄的情况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说”这种文体的有关常识以及我们学过的“说”有哪些。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似。我们学过的“说”有《爱莲说》、《捕蛇者说》等。
2、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作者韩愈的有关情况。
韩愈,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世称韩昌黎。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三)预习展示
1、初读课文,把握字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字词:A。注音:祗(zhĭ)骈(pĭan)食(sì)马者其真无马邪(yé)
B.通假字:食-----饲(喂养)材-----才(才华)
见-----现(表现)邪-----耶(语气助词,“吗”)
2、再读课文,推究文理。
教师出示讨论题,学生分组选择题目讨论。(要求: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用原句回答)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