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00字)
浅谈中外作文存在的差异
黄石市铁山区武钢大冶铁矿中学 陈建
最近,我在陈钟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一文中看到一位专门研究儿童美术教育心理的日本专家讲的一段话,给我的触动很大。“中国孩子画的鸡都是两条腿的,老师表扬说观察仔细;美国孩子画的鸡不少是四条腿的,因为他们喜欢吃肯德基的鸡腿,渴望鸡能够多长出两条腿,况且牛、马不也都有四条腿吗?老师赞扬道想象丰富。”这大概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观念导致的结果。我国把少儿美术视作一种技能,而欧美国家则看成一种“自我表现”。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作文教学与外国也存在着巨大差异。
一、 作文命题存在着差异
从给学生的作文题目能看出教师的命题意图,从中外教学中的作文命题当然能看出中外教学指导思想的差异。
我国中小学阶段写人的题目不外乎《我的父母》、《我的同学》之类,写事的题目常常是《记一件有趣的事》、《记一件难忘的事》和《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等,写景的题目往往以《游×××》、《×××游记》居多。如此命题也难怪我们学生的作文都大同小异,学生不是套用《作文选》里的习作,就是模仿范文。有一次习作课,是写《一件难忘的事》,我们班45名学生中有28名学生写自己捡到钱包,经过反复思想斗争,交还给了失主或交给了老师。还有的学生写一篇可以套用一串命题。这样套来套去,始终放不开思路,宕不开文笔。很难想象这类命题对学生的习作能力有多大提高。
我们再来看看外国一些命题。《怎样计划一次活动(旅行、球赛、参观等)》、《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照看小孩的保姆》、《为某短篇小说编写续集》,以上几则命题是美国的作文命题,其作文命题注重社会实践,实用性强,着重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再看英国的一则命题:你在几个月以前买了一块手表,但忘了拿保修单,表坏了,请给商店写一封请求修理的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英国学校是何等重视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去学习和认识生活,是何等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德国一篇作文命题:用下列两面组词各写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