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2-1《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导学案(14份)
高中数学选修2-1:3.2.1用向量证平行(学生案).doc
高中数学选修2-1:3.2.1空间向量与平行关系(教师案).doc
高中数学选修2-1:3.2.2空间向量与垂直关系(教师案).doc
高中数学选修2-1:3.2.2用向量证明垂直(学生案).doc
高中数学选修2-1:3.2.3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计算.doc
高中数学选修2-1:3.2.3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计算(教师案).doc
高中数学选修2-1:3.2.4 二面角的计算(教师版).doc
高中数学选修2-1:3.2.4 二面角的计算(学生案).doc
高中数学选修2-1:3.2.5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计算(教师案).doc
高中数学选修2-1:3.2.5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计算.doc
高中数学选修2-1:3.2.6空间向量与空间角(教师案).doc
高中数学选修2-1:3.2.6向量求角习题课(学生案).doc
高中数学选修2-1:3.2.7空间向量与空间距离(教师案).doc
高中数学选修2-1:3.2.7用空间向量求距离(学生案).doc
点到平面距离的求法
如图,BO⊥平面α,垂足为O,则点B到平面α的距离就是线段BO的长度.
若AB是平面α的任一条斜线段,则在Rt△BOA中,|BO→|=|BA→|•cos∠ABO=|BA→|•|BO→|•cos∠ABO|BO→|.如果令平面α的法向量为n,考虑到法向量的方向,可以得到B点到平面α的距离为|BO→|=|AB→•n||n|.
【例题精讲】
例1 如图所示,在120°的二面角α ABβ中,AC⊂α,BD⊂β且AC⊥AB,BD⊥AB,垂足分别为A、B,已知AC=AB=BD=6,试求线段CD的长.
教学目标:利用空间向量计算二面角
教学重、难点:利用空间向量计算二面角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
已知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 ,则平面α和平面β所成的二面角等于?
例1 在三棱锥S-ABC中,△ABC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平面SAC⊥平面ABC,SA=SC=2 , M为AB的中点.(1)求证:AC⊥SB(2)求平面SCM与平面ACM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变式2 在矩形ABCD中,AB=3,AD=4,PA⊥平面ABCD,PA= ,那么二面角A-BD-P的大小为?
【目标检测】
在正方体A 中,二面角 的正切值为?
教学流程:
一 复习
1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2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我们规定这条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3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我们规定这条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
【例题精讲】
例1 已知正方体ABCD- 中,求
已知异面直线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则 所成角?
【例题精讲】
例1 在正方体ABCD- 中,E,F分别是
(1)求证:AD⊥
(2)求异面直线AE与 所成的角
变式1 已知直四棱柱ABCD- 的底面是菱形,对角线AC=2,BD=
2 ,E,F分别为 , 上的点,且满足
学习内容及过程:
认真阅读教材104页,回答下列问答:
1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a1, , ),直线m的方向向量为b=(b1, b2,b3),则l⊥m⇔a⊥b⇔a•b=0⇔
2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是u=(a1,b1,c1),平面α的法向量是v=(a2,b2,c2),则l⊥α⇔
( )
3设平面β的方向向量是u=(a1,b1,c1),平面α的法向量是v= (a2,b2,c2),则β⊥α⇔
( )
【例题精讲】
例1 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都为1,M是底面上BC边的中点,N是侧
CC1上的点,且CN=14CC1.求证:AB1⊥MN.
例2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AC与BD的交点,G为CC1的中点,求证:A1O⊥平面GBD.
学习内容及过程:
认真阅读教材102页到104页,回答下列问题
(1)线线平行
设直线l,m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a1,b1,c1),b=(a2,b2,c2),则l∥m⇔( ) ⇔a=λb⇔( ).
(2)线面平行
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a1,b1,c1),平面α的法向量为u=(a2,b2,c2),则l∥α⇔a⊥u⇔a•u=0⇔( )
(3)面面平行
设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u=(a1,b1,c1),v=(a2,b2,c2),则α∥β⇔u∥v⇔u=λv⇔( )
【例题精讲】
例1(1)设a,b分别是不重合的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根据下列条件判断l1, 是否平行;
①a=(4,6,-2),b=(-2,-3,1);
②a=(5,0,2),b=(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