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讲义第一讲集合
- 资源简介:
约3580字。集合复习教案
【知识要点】
一、集合知识结构
二、要点分析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含义: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集)。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① 性: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是确定的。
② 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③ 性:集合与其中元素的排列次序无关。
(3)集合的表示:
①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②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 表示集合的方法。具体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韦恩图法:为了形象地表示集合,常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
2、集合间的关系
(1)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 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这两个
集合有 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 ,记 。
(2)集合相等:若AB,BA,则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 。
(3)真子集:若AB,但存在元素x∈B,且 ,则称A是B的 ,记作 。
(4)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A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
③n个元素的集合有 个子集,有 个真子集。
3、集合的运算
(1)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 ,
记作 ,即A∪B={x| }。
(2)交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 ,
记作 ,即A∩B={x| }。
(3)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相对于
全集U的 ,简称A的补集,记作 ,即CuA={x| }。
(4)重要性质:A∩B=AAB;A∪B=ABA
三、方法指导
【学法指导】
1、在进行集合运算时,不能忘了。
2、在进行集合运算时,要确定好集合属于哪一类集合(数集、点集或图形等)。
3、含参数的集合问题,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需要运用分类讨论,等价转化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4、集合问题经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机结合,要注意各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例题分析】
例1、下列各组是什么关系,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出来。
(1)0与{0} (2)0与 (3)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