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00字)
多引导,给方法,展个性
——对高三作文教学的认识
安徽省马鞍山六中 施德东
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高三学年度,学生要先后参加各种模拟考试、高中语文毕业会考和高考。而在各种语文考试中,作文的分值又较高。可以说,学生作文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语文考试的成败。因此,如何搞好高三作文教学,成为很多高三语文老师经常思考的问题。现将我的思考———高三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旨在抛砖引玉。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多引导:让学生关注课本、关注读本、关注生活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东西,它涉及阅读、思维、认识等多种因素。而高三的学习任务又比较重。因此,教师要加以引导,以取得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好的效果。
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本。
语文课本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资源,所选的课文大多是百读不厌的美文。文章的选材、语言、结构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品味。因此,作为老师,要多引导学生关注课本。例如,2003年高考作文“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教材中有很多素材都可用得上。如:《内蒙访古》中提及的人们对秦始皇偏于成见的情感态度,对昭君出塞、对赵武灵王学胡的狭隘民族情感,影响了人们对秦始皇、对昭君出塞、对赵武灵王学胡的评价,使人们以有悖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看待人和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妻、妾、客对邹忌的情感亲疏不同使他们对邹忌之美的认识也各有不同。2004年全国卷优秀作文《哀痛者∙幸福者》,就是对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的重新解读。现摘录其中两个段落:
然而,他们是“幸福者”吗?他们真的幸福快乐吗?我时常在心底扣问,按庸常者的思维方式,刘和珍们被校方开除,何来快乐!被执政者镇压,何来幸福!
于是,我不能不改换一种思维方式,以战士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刘和珍们确是“幸福者”,因为他们是信仰的拥有者。
其次,引导学生关注读本。
阅读健康的课外读物,不仅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由于高三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哪些图书和刊物以及如何读。《读者》、《青年文摘》、《散文》、《杂文报》、《美文》、《作文通讯》、《高中生阅读》等都是课外阅读中的精品。学生在阅读这些读物时,注意他们的选材和构思,汲取它们中有益的养分,这样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美文》所倡导的培养青少年想象力的做法和近年高考作文的导向不谋而合。我在高三复习时仍然坚持用一定的时间去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以及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读本,丰富自己的思想,注意训练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提高认识能力。由于复习很紧张,我会见缝插针阅读报刊杂志,《读者》《青年文摘》《美文》等是我的最爱,或者一些经典名著的片断,以丰富自己的阅读面,为自己的写作打好基础。使得写出来的文章有自己的观点,内容更充实.更有真情实感,因而更有深度和力度,这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