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ppt5
- 资源简介:
共17张。本课件介绍了对数,学习目标明确,突出考点,适合新课教学。含学案,约1260字。
第5课时 对数
1.理解对数的概念,能够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2.了解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的意义.
3.熟记对数的运算性质及使用条件,理解对数恒等式.
4.能熟练地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并利用它进行恒等变换.
实例1: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取4次,还有多长?(2)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
实例2:假设200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翻两番的目标?
问题1:根据上述情境,我们由指数函数来了解对数函数的意义:(1)取4次之后,还剩下( )4= ,我们设取x次后还剩下0.125尺,那么列出方程( )x=0.125⇒x= .
(2)设经过x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翻两番的目标,那么 (1+8%)x=4,两边取常用对数可得:xlg 1.08=lg 4, 解得x= ≈ (年).
问题2:两种特殊的对数
(1)常用对数,以10为底,log10N写成 ;
(2)自然对数,以e为底(e为无理数,e=2.71828…),logeN写成 .
问题3:对数具有的运算性质:当a>0且a≠1,M>0,N>0时,有:
(1)loga(MN)= + ;
(2)loga = - ;
(3)logaMn= ;
(4) = .
问题4:对数换底公式:
(1)logab= (a>0且a≠1,c>0且c≠1,b>0).
(2)推论: logab= ;lo bm= logab.
1.对数式loga-2(5-a)=b,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5) B.(2,5)
C.(2,3)∪(3,5) D.(2,+∞)
2.式子 的值为( ).
A. B. C.2 D.3
3.(log32+log92)(log43+log83)= .
4.已知log73=a,log74=b,试用a,b表示log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