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等五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全科试题(8科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八年级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9 19:25: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等五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8科8份)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等五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等五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地理试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等五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等五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数学试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等五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物理试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等五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英语试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等五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等五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政治试题.doc
  上元中学等五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
  语文试题
  一(27分)
  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0分)
  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周敦颐《爱莲说》)
  ②相顾无相识,          ▲         。(王绩《野望》)
  ③何夜无月?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④               ▲         ,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⑤月下飞天镜,           ▲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⑥            ▲        ,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⑦自古逢秋悲寂寥,           ▲             。(刘禹锡《秋词》)
  ⑧                ▲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⑨晨兴理荒秽             ▲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⑩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2.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劫难—诘问     藩篱—翻阅            B.交卸—琐屑    骷髅—镂空  
  C.阻遏—扼杀     绮丽—倚靠            D.疮疤—伧俗    肃穆—日暮
  5.在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热情,请你参考前面的句式,以“阅读”为对象,完成对莎士比亚这段话的仿写。(2分)
  阅读是人生中的一份耕耘。生活里没有阅读,          ▲            ;思想里没有阅读,           ▲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学校为活动开设了橱窗专栏,小明找来了一条指引大家读书的标语。请将下列三个词的序号分别填入这条标语中。(3分)
  A. 实用        B.流行       C. 经典
  读(  ▲  )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读(  ▲  )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读(  ▲  )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7.下面是学校语文组有关“初中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课题研究的调查表格,请你表述此表格的调查结果。(3分)
  阅读实验前后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变化
  对写作的态度 实验前(%) 实验后(%)
  害怕 60 20
  喜欢 10 30
  一般 30 50
  ▲                               
  8.请就你读过的一本书,简要谈谈给你的写作带来的启示。(2分)
  ▲                               
  二(40分)
  (一) 阅读下面古试文,完成9—13题(16分)
  【古诗阅读】(5分)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9、(1)、诗歌以“         ”和“         ”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2分)
  (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
  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
  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