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0字。
谈谈新课改中口语交际的实施
作者:李云(广西云表初中)
一、前言
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文轻语”的现象,即重视阅读和写作,忽视“听”和“说”。“听”、“说”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应有的地位,也没有构建科学、系统、有效、规范的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和操练模式。旧教科书中“听”、“说”的安排是零打碎敲、不成体系的,听、说、读、写四条线并行,听和说被分成两个系列,教学中随意性大。教学远离生活,脱离实际,只重视学习静态的语言规则,只进行单向的听、说训练,忽视动态的言语经验,忽视双向乃至多向的互动的言语交流,对听、说能力的评价,要么偏重于经验直觉,缺少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科学可行的操作方法,要么就是懒于进行评价或无法进行评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听、说能力的培养被摆到了可有可无的位置;结果是,听、说能力培养被弱化,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缺失,学生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交际能力的实际需求。
2000年版的《大纲》根据对现代社会口语交际能力日益重要的认识,将“听”和“说”统一称为口语交际,这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其中有关口语交际的内容并不多,而且在表述时仍将听和说分开,无论在理论构建还是在操作指导上,还不能令人满意。而《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理念就更加明确清晰,口语交际的要求具体可操作。语文新课程进一步强化了“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重视“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比以往的“听”与“说”更多地体现“对象”意识,提示更多地注意交际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注意到交际中的文明素养。
二、实施策略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彩灵活多杰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知识;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1、创设有效情景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使用语言往来接触。但是,学生们的交际活动有很大的局限性,效的对象主要是家长、老师、要想让学生学会交际,必须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区的有效教育资源,创设特定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掌握较强的交际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要上好口语交际课,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精心创设交际情境。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口语交际课的开设是为生活服务的,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现场操作,效果会更明显。因此,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容易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而变得高涨起来。学生进入情境,在类似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学习,逐步领悟到口语交际的作用,能自然而然地进行交际,不知不学间学习与人交际的方法。这样,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加或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