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2 15:5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70字。

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河南平阳第二中学:赵雪清

一、存在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理论的落后、思维的定式、教学的惯性、随意的行为已成了制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和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瓶颈。即使在使用新教材中,仍然存在新瓶装旧酒的现象。
1、不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
以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形成一种强大的惯性,忽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阅读教学关注教到哪里,关注教得怎样,甚至关注教得是否与教参上说的相同,就是不关注学生学行如何,感受怎样。教师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满足于老师报答案学生记答案。有的老师在备课时虽然设计了很多问题,教学中发挥得也相当好;但是,因为教者关心的是自己教的效果,往往设计好套子让学生往里钻,换取的是课堂中虚假的繁华,结果受损害的是学生。
问题是统一不变的问题,答案是统一不变的答案。学生在阅读中的任务就成了“挖地雷”,按照老师预设的教学思路,寻找老师早已准备好的答案。也许课堂是热闹的,但实际上学生无须丰富的想象力,也无须创造力,学生主体思考的巨大潜能和自由空间被严重束缚,学生本来应有的独立思考、丰富想象、理性判断等都不存在了。对创造力的扼杀就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这是一个可怕的现实。
2、忽视学生阅读习惯和感悟能力的培养
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而且需要老师经身作则。阅读教学中,有人追求的是短期目标,需要的是短期效应,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对长期目标的忽视。考试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许多教师在分析具体文章的时候,完全是按照考试题型讲解,遮蔽了学生宽广的视野,甚至使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逆反心理。
阅读教学中只重视阅读材料应试式分析,一味地强迫学生进行繁琐的机械分析。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字、词、句子、段落、层次之间有联系,它们和文章更有着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语文阅读中,完整的阅读材料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读的文章成了破碎的材料块,学生无法获得整体的感受,无法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其结果是,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在阅读中丢失文章宝贵的思想和灵魂,进而使文章失去活力和生命。
3、机械地将阅读教学“序”化
基于简单的操作要求,不少人总是乐于“序”化有关阅读的知识、能力等。过分“序”化使得语文阅读教学走进了怪圈:平面的或树形的阅读教学的序,难以跟立体的多维的有时还是模糊的语文世界相吻合。这种过分“序”化忽略了学生个体思维的差异性和创造性,过分强调阅读取向的同一性,从而使学生渐失阅读兴趣,阅读能力自然也难以得到提高。
这种简单的序化在课文阅读中主要表现为课文解读的三步曲,即主题材思想、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主题思想的概括也有明确、固定的句式。在分析议论文的结构时,总是老三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或者说绪论、本论和结论,带有一定的程式化倾向。
4、片面追求新奇的教学模式
有人急于求成,建构所谓的“整套”、“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有不少语文教学专家,成功地运用过一些“教学模式”,但那是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丢掉语文教学基本的东西,追求脱离实际的模式,不利于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发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