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专题《科学之光》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2100字。
第 一 专题 第一专题 科学之光
《物种起源》绪论
课前准备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2. 引导学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3. 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尊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资料卡片
1. 作者简介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是生物进化学说的创始人。他出生在英国一个世代从医的家庭里,祖父、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而且都是生物学的爱好者。祖父是一个早期生物进化论者,提倡生物进化观念。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生物进化思想对幼小的达尔文的心灵,有着深刻的影响。达尔文16岁进大学学医,但他并不想做一名医生,而是热心于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后来他又去大学神学系学习,但他依然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自然科学著作,同许多地质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交往。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比格尔号”做历时5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2. 资料链接
“进化论”,亦称“演化论”(严复译为“天演论”)。通常指生物的进化理论。它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该词最初由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之一。
3. 作者名言
(1) 如果说我有什么功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有毅力的结果。
(2) 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
(3) 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4)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
知识梳理
1. 重点字音填空。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栖息(qī) 篇幅(fú)
胚胎(pēi) 槲寄生(hú)
冒昧(mèi) 分歧(qí)
(2) 给多音字注音
2.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或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1) 洞察:透彻地观察了解。
(2) 变种:生物的某些遗传性能已发生变化,但基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