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数学【3年中考2年模拟1年预测】《梯形》训练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5/23 10:10: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510字。

  4.6 梯  形
  考纲解读
  考点内容 测评要求 中考指数
  梯形的概念和性质 Ⅲ级掌握 ★★
  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Ⅰ级了解 ★★
  3年中考
  2014年全国中考真题演练
  一、 选择题
  1. (2014•山东烟台)如图,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D=3,梯形中位线EF与对角线BD相交于点M,且BD⊥CD,则MF的长为(  ).
  (第1题)
  A. 1.5 B. 3
  C. 3.5 D. 4.5
  2. (2014•台湾)如图,梯形ABCD中,AD∥BC,E点在BC上,且AE⊥BC.若AB=10,BE=8,DE=6,则AD的长度为(  ).
  (第2题)
  A. 8 B. 9
  C. 6 D. 6
  3. (2014•湖北襄阳)如图,梯形ABCD中,AD∥BC,DE∥AB,DE=DC,∠C=80°,则∠A等于(  ).
  A. 80° B. 90°
  C. 100° D. 110°
  (第3题)
  (第4题)
  4. (2014•四川泸州)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DC∥AB,∠DAB=90°,AC⊥BC,AC=BC,∠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点E,F,则的值是(  ).
  5. (2014•广东深圳)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AD∥BC,AB=CD,AD=,E为CD中点,连接AE,且AE=2,∠DAE=30°,作AF⊥AE交BC于点F,则BF等于(  ).
  (第5题)
  6. (2014•广西贺州)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CA平分∠BCD,∠B=60°,若AD=3,则梯形ABCD的周长为(  ).
  (第6题)
  (第7题)
  7. (2014•广西钦州)如图,等腰梯形ABCD的对角线长为13,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  ).
  A. 13 B. 26
  C. 36 D. 39
  二、 填空题
  8. (2014•广西玉林)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A=120°,AD=2,BD平分∠ABC,则梯形ABCD的周长是    .
  (第8题)
  (第9题)
  9. (2014•宁夏)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2,BC=5,∠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且AE∥C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10. (2014•黑龙江龙东地区)如图,梯形ABCD中,AD∥BC,点M是AD的中点,不添加辅助线,梯形满足    条件时,有MB=MC(只填一个即可).
  (第10题)
  (第11题)
  11. (2014•湖北黄石)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D=45°,AB=1,CD=3,BE∥AD交CD于E,则△BCE的周长为    .
  12. (2014•山东青岛)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2,∠BCD=60°,对角线AC平分∠BCD,E,F分别是底边AD,BC的中点,连接EF.点P是EF上的任意一点,连接PA,PB,则PA+PB的最小值为    .
  (第12题)
  三、 解答题
  13. (2014•四川巴中)如图,一水库大坝的横断面为梯形ABCD,坝顶BC宽6米,坝高20米,斜坡AB的坡度i=1∶2.5,斜坡CD的坡角为30°,求坝底AD的长度.(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4,≈1.732.提示:坡度等于坡面的铅垂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
  (第13题)
  14. (2014•江西)已知梯形ABCD,请使用无刻度直尺画图.
  (1)在图(1)中画一个与梯形ABCD面积相等,且以CD为边的三角形;
  (2)在图(2)中画一个与梯形ABCD面积相等,且以A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
  (1)
  (2)
  (第14题)
  2013~2012年全国中考真题演练
  一、 选择题
  1. (2013•四川巴中)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EF=6,则AD+BC的值是(  ).
  A. 9 B. 10.5
  C. 12 D. 15
  (第1题)
  (第2题)
  2. (2013•湖南怀化)如图,已知等腰梯形ABCD的底角∠B=45°,高AE=1,上底AD=1,则其面积为(  ).
  A. 4 B. 2
  C. 1 D. 2
  3. (2013•上海)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能判断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的是(  ).
  A. ∠BDC=∠BCD
  B. ∠ABC=∠DAB
  C. ∠ADB=∠DAC
  D. ∠AOB=∠BOC
  4. (2012•山东烟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梯形ABCD的下底在x轴上,且点B坐标为(4,0),点D坐标为(0,3),则AC长为(  ).
  (第4题)
  A. 4 B. 5
  C. 6 D. 不能确定
  5. (2012•广东广州)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BC∥AD,AD=5,DC=4,DE∥AB交BC于点E,且EC=3,则梯形ABCD的周长是(  ).
  (第5题)
  A. 26 B. 25
  C. 21 D. 20
  二、 填空题
  (第6题)
  7. (2013•陕西省)如图,在梯形ABCD中,DC∥AB,∠A+∠B=90°,若AB=10,AD=4,DC=5,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    .
  (第7题)
  8. (2013•湖北黄冈)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C⊥BD,AC=6cm,则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为    cm2.
  (第8题)
  9. (2012•四川巴中)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BD⊥DC,点E是BC的中点,且DE∥AB,则∠BCD的度数是    .
  (第9题)
  10. (2012•贵州黔西南州)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D=1,BC=3,△AOD的面积为3,则△BOC的面积为    .
  (第10题)
  三、 解答题
  11. (2013•广西柳州)如图,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AD∥BC,连接AC,BD.在平面内将△DBC沿BC翻折得到△EBC.
  (1)四边形ABEC一定是什么四边形?
  (2)证明你在(1)中所得出的结论.
  (第11题)
  12. (2013•广西贵港)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G∥CD交BC于点G,点E,F分别为AG,CD的中点,连接DE,FG.
  (1)求证:四边形DEGF是平行四边形;
  (2)当点G是BC的中点时,求证:四边形DEGF是菱形.
  (第12题)
  13. (2012•湖南怀化)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点E为底边BC的中点,连接AE,DE.求证:AE=DE.
  (第13题)
  2年模拟
  一、 选择题
  1. (2014•贵州毕节模拟)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AD=DC=CB,若∠ABD=25°,则∠BAD的大小是(  ).
  A. 40 B. 45
  C. 50 D. 60
  (第1题)
  (第2题)
  2. (2014•湖北襄阳模拟)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3,BC=4,连接BD,∠BAD的平分线交BD于 点E,且AE∥CD,则AD的长为(  ).
  A. 1 B. 2
  C. 3 D. 4
  3. (2012•福建福州模拟)下列四边形中,对角线不可能相等的是(  ).
  A. 直角梯形 B. 正方形
  C. 等腰梯形 D. 长方形
  4. (2012•山东德州四模)若等腰梯形的上、下底边分别为1和3,一条对角线长为4,则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
  二、 填空题
  5. (2014•海南定安县模拟)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DE∥CB,梯形的周长为28,△ADE周长为20,则DC=    .
  (第5题)
  6. (2012•上海黄浦二模)已知梯形的上底长是5cm,中位线长是7cm,那么下底长是    cm.
  三、 解答题
  7. (2014•广西南宁五模)如图,AD∥BC,∠A=90°,E是AB上一点,AD=BE,F是CD中点且 EF⊥CD.求证:
  (1)△ADE ≌ △BEC;
  (2)△CED是直角三角形.
  (第7题)
  8. (2012•山东德州二模)(1)填空:如图(1),在正方形PQRS中,已知点M,N分别在边QR,RS上,且QM=RN,连接PN,SM相交于点O,则∠POM=    度;
  (2)如图(2),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AB∥CD,BC=CD,∠ABC=60°. 以此为部分条件,构造一个与上述命题类似的正确命题并加以证明.
  (第8题)
  1年预测
  1. 如图,将一张等腰梯形纸片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新的图形,这个新的图形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
  A. 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第1题)
  (第2题)
  2.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以下四个结论:①∠ABC=∠DCB;②OA=OD;③∠BCD=∠BDC;④S△AOB=S△DOC,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AC⊥BD,AD=6,BC=8,则梯形的高为    .
  (第3题)
  (第4题)
  4.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90°,AD∥BC,AD=4,AB=5,BC=6,点P是AB上一个动点,当PC+PD的和最小时,PB的长为    .
  5. 如图(1)是一个等腰梯形,由6个这样的等腰梯形恰好可以拼出如图(2)所示的一个菱形.对于图(1)中的等腰梯形,请写出它的内角的度数或腰与底边长度之间关系的一个正确结论:    .
  (第5题)
  6.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D=CD,∠BDC=90°,AD=3,BC=8,求AB的长.
  (第6题)
  7. 如图,已知三角形ABC中,AB=AC,BD,CE是高,求证:四边形BCDE是等腰梯形.
  (第7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3年中考
  [2014年全国中考真题演练]
  1. B [解析]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可得∠ABC与∠C的关系,∠ABD与∠ADB的关系,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D与∠ADB的关系,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可得答案.
  3. C [解析]∵ DE=DC,∠C=80°,
  ∴ ∠DEC=80°.
  ∵ AB∥DE,
  ∴ ∠B=∠DEC=80°.
  ∵ AD∥BC,
  ∴ ∠A=180°-80°=100°.
  4.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全等三角形及角平分线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线段之间的关系,CB=AB,AB=BC再利用比例式求解.
  5. D [解析]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G,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CE=DE,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到∠DAE=∠G=30°,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DE和△GC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G=AD,AE=EG,然后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F,GF,过点A作AM⊥BC于点M,过点D作DN⊥BC于点N,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可得BM=CN,再解直角三角形求出MG,然后求出CN,MF,然后根据BF=BM-MF计算即可得解.
  6. D [解析]过点A作AE∥CD,交BC于点E,可得出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EB=∠BCD=60°,由三角形外角的定义求出∠EAC的度数,故可得出四边形ADEC是菱形,再由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ABE是等边三角形,由此可得出结论.
  7. B [解析]首先连接AC,BD,由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可得EH,FG,EF,GH是三角形的中位线,然后由中位线的性质求得答案.
  8. 7+ [解析]根据题意得出AB=AD,进而得出BD的长,再利用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进而求出CD以及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即可得出梯形ABCD的周长.
  (第9题)
  10. AB=DC(或 ∠ABC=∠DCB,∠A=∠D等)
  11. 2+2 [解析]首先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可得∠D=∠C=45°,进而得到∠EBC=90°,然后证明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B=DE=1,再得EC=2,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E长,进而得到△BCE的周长.
  12.   [解析]∵ E,F分别是底边AD,BC的中点,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 点B关于EF的对称点为点C.
  ∴ AC即为PA+PB的最小值.
  ∵ ∠BCD=60°,对角线AC平分∠BCD,
  ∴ ∠ABC=60°,∠BCA=30°.
  ∴ ∠BAC=90°.
  ∵ AD=2,
  ∴ PA+PB的最小值=AB•tan60°=
  13. 作BE⊥AD,CF⊥AD,垂足分别为E,F,则四边形BCFE是矩形,
  (第13题)
  由题意,得BC=EF=6米,BE=CF=20米,斜坡AB的坡度i为1∶2.5,
  在Rt△ABE中,BE=20米, 
  ∴ AE=50米.
  故坝底AD的长度约为90.6米.
  14. 
  (1)
  (2)
  (第14题)
  [2013~2012年全国中考真题演练]
  1. C [解析]根据梯形中位线定理知:AD+BC=2EF=12.
  3. C [解析]∵ ∠ADB=∠DAC,
  ∴ OA=OD.
  ∵ ∠ACB=∠DBC,
  ∴ OB=OC.
  ∴ AC=BD.
  ∴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4. B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OB=4,OD=3,从而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D,再由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的性质可得出AC的值.
  5. C [解析]梯形ABCD的周长=(5+4)×2+3=21.
  6. 10 [解析]过点D作AB的平行线交BC于E,则AD=BE,△EDC是直角三角形,且∠DEC=30°,  ,所以EC=6,所以BC=BE+EC=10.
  7. 18 [解析]过点C作CE∥AD交AB于点E,则△EBC是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面积可以求出梯形的高为 .
  8. 18 [解析]过点B作BE∥AC交DC于点E,则△EBD是直角三角形,且这个直角三角形面积等于梯形的面积,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为18.
  9. 60° [解析]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再利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角相等可判断△DEC是等边三角形.
  10. 27 [解析]△AOD∽△BO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
  11. (1)平行四边形
  (2)∵ 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
  ∴ AB=CD,AC=BD.
  ∵ △DBC沿BC翻折得到△EBC,
  ∴ DC=CE,BD=BE.
  ∴ AB=CE,AC=BE.
  ∴ 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
  12. (1)∵ AD∥BC,AG∥CD,
  ∴ 四边形AGCD是平行四边形.
  ∴ AG=CD.
  ∵ 点E,F分别为AG,CD的中点,
  ∴ DF=GE.
  又 DF∥GE,
  ∴ 四边形DEGF是平行四边形.
  (2)连接DG.
  ∵ 点G是BC的中点,
  ∵ 四边形ADCG是平行四边形,
  ∴ AD=CG.
  ∴ AD=BG.
  又 AD∥BG,
  ∴ 四边形ABGD是平行四边形.
  ∵ ∠B=90°,
  ∴ 四边形ABGD是矩形.
  ∴ ∠ADG=90°.
  在Rt△ADG中,
  ∵ 点E是AG的中点,
  ∴ 四边形DEGF是菱形.
  13. ∵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 AB=DC,∠B=∠C.
  又 E为底边BC的中点,
  ∴ BE=CE.
  ∴ △ABE≌△DCE.
  ∴ AE=DE.
  2年预测
  1. C [解析]∵ ∠DBC=∠BDC=∠ABD=25°,
  ∴ ∠ABC=∠DBC+∠ABD=50°.
  ∴ ∠BAD=∠ABC=50°.
  2. A [解析]如图,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出BF=AB=3,
  ∴ AD=CF=BC-BF=4-3=1.
  (第2题)
  3. A [解析]只有直角梯形对角线不可能相等,其余的均有可能.
  6. 9 [解析]根据梯形中位线定理,知上底的长+下底的长=2×中位线长.
  7. ∵ F是CD中点且EF⊥CD,
  ∴ CE=DE.
  ∵ AD∥BC,∠A=90°,
  ∴ ∠B=∠A=90°.
  ∵ AD=BE ,CE=DE,
  ∴ Rt△ADE≌ Rt△BEC(HL).
  (2)∵ Rt△ADE≌ Rt△BEC,
  ∴ ∠AED=∠BCE.
  ∵ ∠BCE+∠BEC=90°,
  ∴ ∠AED+∠BEC=90°.
  ∴ ∠CED=180°-90°=90°.
  ∴ △CED是直角三角形.
  8. (1)90
  (2)构造的命题为: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B∥CD,且BC=CD,∠ABC=60°,若点E,F分别在BC,CD上,且BE=CF,连接AF,DE相交于G,则∠AGE=120°.
  由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且BC=DA,∠ABC=60°,
  ∴ ∠ADC=∠C=120°.
  ∵ BC=CD,BE=CF,
  ∴ CE=DF.
  在△DCE和△ADF中, 
  ∴ △DCE≌△ADF(SAS).
  ∴ ∠CDE=∠DAF.
  又 ∠DAF+∠AFD=180°-∠ADC=60°,
  ∴ ∠CDE+∠AFD=60°.
  ∴ ∠AGE=∠DGF=180°-(∠CDE+∠AFD)=180°-60°=120°.
  1年预测
  1. B [解析]本题一方面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另一方面还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当学生的空间想象受到影响时,可借助动手实践,去拼一拼.答案为B.
  2. D [解析]熟练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 7 [解析]主要考查等腰梯形性质、梯形辅助线作法,平移对角线,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应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
  4. 3 [解析]延长DA至E,使DA=EA,连接CE交AB于P,这时PC+PD的和最小.根据作法有△PEA∽△PCB,EA∶BC=PA∶(AB-PA),解得PA=2,所以PB=3.
  5. 答案不唯一.可供参考的有:①它内角的度数为60°,60°,120°,120°;②它的腰长等于上底长;③它的上底等于下底长的一半.
  [解析]本题考查等腰梯形的性质.根据拼图易于求得内角度数,以及腰与上底相等的事实,然后借助常作的辅助线最终获得结论.另外用这样特殊的等腰梯形还可拼成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形状.
  6. 作AE⊥BC于点E,DF⊥BC于点F.
  ∴ AE∥DF,∠AEF=90°.
  ∴ 四边形AEFD是矩形.
  ∴ EF=AD=3,AE=DF.
  ∵ BD=CD,DF⊥BC,
  ∴ DF是△BDC中BC边上的中线.
  ∵ ∠BDC=90°,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